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孟浩然洞庭湖精选好句27句

59

1、全诗气势雄浑,场面宏大,感情表达委婉而有力,实为佳作。

2、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3、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后四句旨在表达诗人本人的政治热情和希望。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愁没有人引荐。希望对方帮助自己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

6、鉴赏:此诗是一首干谒诗。所谓“干谒诗”,就是为向居高位者自荐以求官职所作的诗。张丞相即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游至长安,写了这首诗赠予时任丞相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为了保持身份,诗人将诗写得十分委婉,极力泯灭干谒的痕迹。

7、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孟浩然(约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至四十岁进京应考,名落孙山。但因在太学作诗,名声大噪。之后云游吴越之地,饱览名山大川。他性格孤傲,常以作诗自得其乐。襄州刺史韩朝宗曾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他因与拜访之人饮酒交谈甚是开心,竟然未出席刺史的宴请。其后他被荆州长史张九龄召为幕僚,但时日不长便返回家乡。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曾拜访孟浩然,是时浩然病疹发背就要痊愈,但因与友人饮酒无度,食鲜疾发而病逝。

10、白话译文:

1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2、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14、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1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6、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17、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浑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18、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20、作者:孟浩然

2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3、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24、孟浩然〔唐代〕

25、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以此暗颂当朝政治清明的风气。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汽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波撼”二字形容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诗人巧妙地将洞庭湖描写得壮观而有力。

26、这几句可以是孟浩然对山水景色描写最精彩的诗句。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诗词当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他同时也显露出自己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

27、【云梦】本是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平地,便并称云梦泽。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