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哪座山【优选35句】

59

1、“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扎下了根,并开始成为中国的佛教中心。

2、但因当时五台山是道家的地盘,道家不会轻易地允许外来教派在此建寺。一个要建,一个不让建,这就需要借助于第三者来裁决。据《国史旧闻》记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于摩腾、竺法兰二人赛法。”在明帝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赛法”协议,即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洛阳焚经台)。其结果,道教经文(除道德经外)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烈火不烧”。可见,外来的和尚不但会念经,而且其经文也能经得起“千锤百炼”。印度二高僧因此也就获得了在五台山建寺的权利。接下来就是建寺地点的选择了。据《清凉山志》记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了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此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故决定在此建寺,并取名灵鹫寺。明帝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灵鹫寺”。

3、菩萨顶是五台山黄庙领袖,五台山等级最高的寺院,也是山西省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

4、扩展资料:

5、一:文殊菩萨

6、《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台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所以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7、文殊菩萨的本体是五髻菩萨,即顶上有五髻,为童子形。五髻表示五智五佛,童子取天真之意,因而文殊亦称文殊师利童子,俗称孺童文殊。文殊的坐骑是一头青狮,表示智慧之威猛;手持宝剑,表示智慧之锐利,因此,他的美名尊号是“大智文殊”。五台山上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殊像,造型竟有五十余种:有老文殊(显通寺)、金刚文殊(观海寺)、大伟德文殊(菩萨顶)、甘露文殊(显通寺)、带箭文殊(菩萨顶)、千钵文殊(显通寺)、红文殊(广仁寺)、黄文殊(广仁寺)、白文殊(罗喉寺)、聪明文殊(东台顶)、智慧文殊(南台顶)、狮子吼文殊(西台顶)、无垢文殊(北台顶)、孺童文殊(中台顶)等等。

8、传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人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可见其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9、传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盘洞中。而石盘洞是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10、观世音菩萨代表着大慈大悲,所有又被叫做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大悲显现、拔出一切有情苦难为本愿,循声救苦,不稍停息。

11、五台山台顶著名寺庙有显通寺佛光寺龙泉寺等

12、地藏菩萨是大愿的象征,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地藏王菩萨。因其有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望,所以又被教徒称之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其道场在安徽的九华山。

13、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是五台山,中国佛教称其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14、文殊菩萨象征着智,也就是智慧和聪明的代表。文殊菩萨又称为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和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侍从,世称“华严三圣”。

15、文殊菩萨位于山西省北部的五台山。

16、佛教里的四大菩萨,象征着人们理想的四种人格,即:愿、行、智、悲。象征着愿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着行的是普贤菩萨;象征着智的是文殊菩萨;象征着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17、《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顶”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所以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18、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中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佛教传入五台山,史载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汉明帝请来的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了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传说中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遂产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

19、普贤菩萨在四川峨眉山。文殊菩萨在陕西五台山。地藏菩萨在安徽九华山。观音菩萨在浙江普陀山。

20、普贤菩萨象征着行,普贤菩萨又被称作三曼多跋陀罗,其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的峨眉山,普贤菩萨也叫做大行菩萨。

21、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因而所有寺院里几乎都供奉有文殊菩萨的塑像,且多数寺院还设有文殊殿,也有的寺院里既有文殊殿又有观音殿,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观音殿中的三大士才以观世音居中,如显通寺。

22、文殊菩萨道场位于山西省北部的五台山。大家都知道,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23、全寺占地四十五亩,顺山就势而筑殿宇,布局严谨。寺前有石阶108级。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各殿均用三彩琉璃瓦覆盖。又,寺内有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东禅院碑亭内,以方形巨石雕成,高六公尺,每面宽一公尺,上刻汉、满、蒙、藏四种文字。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

24、四:地藏菩萨

25、三:观世音菩萨

26、其实,文殊是文殊师利的简称,是梵文的音泽,意为“妙德”、“妙吉祥”。关于文殊的来历,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殊师利涅磐经》中所说:他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舍卫同(今印度西北)一个婆罗门贵族家中的公子,离家投奔释迦牟尼学道,功德圆满后修成菩萨身,并被尊为菩萨之首。文殊在四大菩萨中称“大智”,常与右肋侍普贤菩萨并列于佛祖两侧.这一佛二菩萨又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侍于佛左,专司智慧,普贤侍于佛右,司理。

27、五台山,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场的缘由,受到了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将文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由于有关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显灵应迹的事迹传说很多,五台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因此吸引了无数人前往欲瞻仰文殊菩萨显灵。

28、要买票。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那么五台山门票是多少呢?

29、二:普贤菩萨

30、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五台山。

31、文殊菩萨道场简介

32、明·永乐以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

33、大家都知道,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34、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场的缘由,受到了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将文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由于有关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显灵应迹的事迹传说很多,五台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因此吸引了无数人前往欲瞻仰文殊菩萨显灵。

35、五台山旺季135元一人,淡季118元一人。半票:6周岁~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合法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免票: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残疾人、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凭合法有效证件免票。

滇ICP备2023009294号-119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