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兰花最早的描写时间与出处-集合72句

59

1、后来,郑穆公病重,兰花竟也枯萎,穆公看着庭前枯萎的兰花,说自己因为兰花而生,如今兰花枯萎,他也到了大限。

2、随后,燕姞将这个梦讲给了郑文公听,郑文公听后认为,既然是天神的旨意,那照办便是了,于是他招了燕姞侍寝。

3、芳兰竟体

4、于是穆公亲手拿刀割掉了那株兰花,他自己也在不久后离开了人世。

5、公子兰流亡之后不久,燕姞失宠而死,而公子兰逃亡到晋国以后,因为帮助晋文公讨伐郑国,而被拥立为郑国国君,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成为了历史上的郑穆公。

6、因为来自南燕国,又姓姞,所以这名侍妾便被称为燕姞。燕姞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7、【解释】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8、“兰因絮果”最早出自《左传·宣公三年》中的一个故事。

9、养兰说(明)陶望龄

10、【例子】春天一到,公园里鸟语花香,充满了生机。

11、【拼音】fānglánjìngtǐ

12、【拼音】fēnfāngfùyù

13、【拼音】niǎoyǔhuāxiāng

14、春兰早芳秋菊晚秀”出自于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写的对联。意思为春天有兰花,秋天有菊花,晚上有酒,白天有琴。通过描写这种常见的情景,来表达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5、随后,文公大怒,斩杀太子华与公子藏,并将所有的儿子都逐出了都城,这其中就包括公子兰。

16、古文《氓》有云:“女也不爽,士贰其行”,郑文公就是这句话中的“士”,因为陈妫容颜不再,他便重新迎娶了两位夫人,并招了许许多多的侍妾。

17、【例子】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风流,芳兰竟体。(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18、【解释】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19、【出处】宋·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20、因而后世常用“兰因絮果”四字来形容初时的美好与最终的离散,人情冷暖,至美至悲,尽在这四字之中罢了。

21、然而齐桓公推崇仁义礼智,对于太子华与公子藏企谋害父亲的行为十分不耻,便将一切都告诉了郑文公。

22、”兰因絮果“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与《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23、【谒后语】长白山的春光

24、暗香盈袖

25、【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6、【拼音】guìfùlánxiāng

27、【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8、【造句】作为学生成长导师的辅导员,他们的风采犹如彩虹一样芳兰竟体、青春焕发。

29、【造句】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30、【造句】娇小的黄色花瓣,几朵十几朵地拥簇在一起,挂在树梢上轻轻摇曳,散发着典雅的幽香。那香味很淡很淡,但却芳香扑鼻;那花朵很小很小,但却光彩耀人。

31、这其中就有一位姓姞的南燕国人,她便是“兰因絮果”的女主人公。

32、"久闻其兰不觉其香"是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这句话出现在中,形容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受。意思是长时间听闻花的名字,却无法真正体会到花的香气。这句话通过贾宝玉的感受,表达了他对林黛玉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她的美丽和独特性格的赞美。这句话成为了经典的文学描写,也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33、【出处】出自清·曾朴《孽海花》

3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翻译:两个人心意相连,他们的力量能斩断黄金;心意相同的言语,香味如同兰花那样美好。

35、“兰因絮果”一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它的背后,还藏着一段凄美的悲欢离合。

36、兰薰桂馥

37、【例子】只见堂里敷设的花团锦簇,兰薰桂馥……一几一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38、在梦中伯鯈告诉了燕姞自己的身份,并赠予她一支美丽的兰花。

39、【解释】芬芳:指香气;馥:香气;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

40、芳兰竟体、鸟语花香、暗香盈袖、兰薰桂馥、芳香扑鼻

41、【例子】家树先不必看她那人就闻到一阵芳香扑鼻的脂粉味。(张恨水《啼笑姻缘》第二回)

42、【近义词】疏影暗香

43、燕姞含恨而死,文公穆公父子反目,这便是最终如柳絮一般支离破碎的结果,令人惋惜哀伤。

44、这句诗的出处:明代陈继儒《王楚玉画兰》,原诗: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全诗翻译:每年空谷一半时间来霜风,霜风吹过后草丛里留有清香之味。只担心樵夫把兰草与艾草不区分而一同砍下,一起扎着当柴火用。

45、沈尹默的人生是“书法人生”,他的一生主要精力倾注在书法上。在这个意义上,沈尹默先生以“二王”体系为本体,又具有当代性创新的妍美流畅的经典书风,应该是获得理论界重新评价的时候了。他强调“妍美”使得筋和骨都内擫在他流畅的用笔当中,不是有意的把字写得粗发乱服筋骨外露一览无余,而是蕴藏在行笔的风神爽朗之中,深蕴中国文化的“绵中藏针”书卷气审美精神,让人玩味再三。

46、伯鯈告诉燕姞说,兰草是南燕国中最香的草,他将兰草送给燕姞,这支兰草便会成为燕姞的儿子。

47、【造句】清风徐来,霜凝大地,有雨打芭蕉,有西风卷帘,有暗香盈袖。

48、【拼音】ànxiāngshūyǐng

49、鸟语花香

50、没想到燕姞在那年里真的给郑文公生下了一个儿子,文公很高兴,认天神送子是祥兆,便给他起名为“兰”,这便是燕姞与郑文公种下的“兰因”,是他们之间美好的情缘。

51、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52、【出处】《南史·谢览传》:“览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53、【例子】两个站在小桥上,疏影暗香,自甘清冷,屋后山冈积雪如银,背着手玩赏。(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

54、然而因为郑文公对侍妾与其他几位夫人的宠幸过度,陈妫所生的两个儿子——太子华与公子藏感受到了危机,他们去拜见了当时的霸主齐桓公,希望能假借齐桓公之手,除掉文公,将郑国的江山握在自己手中。

55、【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举止闲雅

56、“春兰早芳秋菊晚秀”出自《楚辞·离骚》,意思是“春天的兰花很早就散发香气,秋天的菊花很晚才展现秀姿”。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春兰和秋菊的不同特点,春天的兰花早早地散发出香气,而秋天的菊花则晚些才展现出秀丽的风姿。这句话也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内才华出众、表现出色的人物。

57、出自西汉刘向的《后汉书》,全文是“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是: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素质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了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鲍鱼是臭的了。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

58、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59、【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梅花

60、【解释】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61、春秋时期,郑国的郑文公好美色,他先是迎娶了陈国的大美女陈妫为妻,但随着时过境迁,陈妫也逐渐年老色衰,失去了往日的青春靓丽。

62、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画兰》明李日华(作者简介:李日华,明代戏曲、散曲作家。)

63、【造句】软榻上躺着一绝色佳人,红衣裹体,柳眉如烟,兰薰桂馥,未施粉黛却美到极致张扬。

64、芳香扑鼻

65、“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翻译:春秋时,郑文公侍妾燕姞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兰花,不久她就与郑文公结成了夫妻。

66、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67、【出处】宋·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月淡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68、梦中她见到了南燕国的祖先伯鯈,传闻伯鲦是黄帝的后人,南燕国也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69、【近义词】山清水秀

70、【反义词】穷乡僻壤

71、得知母亲早已逝去的消息,郑穆公万分悲恸,为了纪念母亲,他亲手种植了一株兰花在宫殿前,对其悉心照料,数十年如一日。

72、春兰早芳秋菊晚秀;浊醪夕饮素琴晨张(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沈尹默自题联)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