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从军行古诗原文81句

59

1、作者简介:

2、凉州词(唐)王翰

3、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4、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5、长云:多云,漫天皆云。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从军行七首·其五唐·王昌龄

8、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0、穿:磨破。

1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12、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13、cóngjūnxíng

14、④吐谷浑:古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名。此处借以指进犯少数民族的首领。

15、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6、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17、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

18、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

19、②辕门:军营正门

20、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21、【出处】《从军行》——唐代:王昌龄

22、从军行七首

23、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24、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5、③洮河:黄河支流。原于青海省、东北流经甘肃省临洮县,入黄河。

26、从军行七首·其四

27、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28、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2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1、【注释】

32、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3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4、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35、dàmòfēngchénrìsèhūn,hóngqíbànjuànchūyuánmén。

3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7、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3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

39、【唐】李颀

40、①大漠:指广阔无边的沙漠

41、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42、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43、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44、王之涣没有从军行的诗作。

45、《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46、从军行不是王翰写的,他写的著名诗词是凉州词。

47、唐王昌龄

48、《从军行》的意思:

49、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50、从军行古诗,作者是王昌龄,不是王翰。

51、青海:即今青海湖。

52、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3、《从军行》创作背景

5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55、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盛唐北都太原人(今山西太原)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56、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57、首句就气度不凡:“青海长云暗雪山”,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有异曲同工之妙。青海,青海湖,一个碧水连天的湖泊;在作者的笔下,青海湖上空那黑压压的绵长的阴云,使雪山都昏暗了!雪山,在唐代的疆域里,很多时候独独指的是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越过雪山,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而这座“孤城”有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孤城再往西,就是军事要塞——玉门关。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句描绘了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意境辽阔,渲染了荒凉萧瑟的氛围。戍边生活有孤寂、艰苦之感,第二句写到,将士们情不自禁地抬头“遥望”玉门关,也可以理解为将士们遥望那出入边地的必由之路,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58、[宋·陆游]

59、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60、唐代:王昌龄

61、qiánjūnyèzhàntáohéběi,yǐbàoshēngqíntǔgǔhún。

62、原文及注音:

63、唐王之涣

64、【翻译】:大漠之上狂风大作,尘土飞扬日色昏暗。战士们迎着朔风半卷红旗迅猛出击。前军在洮河北夜战末归,后军增援,刚刚开拔,前军捷报已到:一夜奋战,击溃敌军主力,生擒敌酋。

65、【翻译二】

66、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67、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68、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6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70、《从军行》鉴赏

71、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72、【翻译一】

73、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74、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75、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7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77、扩展资料

7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9、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8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1、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滇ICP备2023009294号-119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