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首古诗是赠刘景文这首诗,是宋代的苏轼所写,内容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知有儿童/挑促织,
3、山行唐杜牧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这首古诗情景交融,适合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意境。朗读前两行时,要想象牧童中午放牛归来骑在黄牛背上,大声地唱着歌儿的样子,读出悠然愉快的情调。读后两行时,要想象牧童走着走着,听见树上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马上停止唱歌,静静地站在树下盯住那只知了的神态,读出动作神态的突然变化,表现牧童的灵活机敏。诗句是:
6、萧萧梧叶/送寒声,
7、夜深篱落一灯明。
8、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9、意欲捕鸣蝉,
10、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2、翻译: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1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4、《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全诗的朗读停顿如下:
15、歌声振林樾。
16、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首古诗是:
17、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18、牧童骑黄牛,
1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忽然闭口立。
21、江上秋风/动客情。
22、知有儿童挑促织,
2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作者宋代诗人绍翁
24、萧萧梧叶送寒声,
25、古诗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学习内容,考试中,古诗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加重,另外,通过朗读古诗,可以提高小朋友的语感,建议小学生多朗读古诗。
26、江上秋风送客情。
27、《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28、唐贺知章
29、宋·苏轼
30、夜书所见
31、夜深篱落/一灯明。
3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