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20世纪50年代,中央决策:要把铁路修到拉萨。
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语充满着信心与决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现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
3、年,毛爷爷在接待来访的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表示,要加快修建青藏铁路。
4、学历:本科
5、张建魁:人民日报《时代潮》杂志编辑部主任。
6、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写风火山隧道的全线贯通,标志着青藏铁路的修筑已胜利在望。
7、青藏铁路建成后,从西宁起算,至拉萨火车站止,全长1956公理,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14公理,是这是第一阶段于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建成通车的,而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公理
8、杯水车薪: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文中指风火山海拔高,氧气含量不到平原的一半,氧气瓶所提供的氧气满足不了人正常的生理需要。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9、银装素裹:素,没有染色的。裹,包,缠。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文中指风火山被冰雪覆盖的样子。
10、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2002年10月19日,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
11、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
12、青藏铁路穿越高原冻土,最高海拨5072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
13、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这句话运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出青藏铁路的修建正在不断向前推进,说明了胜利正在一步步到来.同时也暗示了西藏的发展、祖国的发展也将会一步步向前.
14、青藏高原交通闭塞,物流不畅,高原人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直至1949年,整个西藏仅有1千米多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决策:要把铁路修到拉萨。
15、年10月18日,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工地上彩旗招展,数百名身穿橘红色队服的青年突击队队员、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严阵以待。
16、青藏铁路的历史背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自1955年第一次开始“踏勘”。1955年至1956年由西北设计分局(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从1956年开始,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对当时兰州至拉萨的进藏铁路全线进行了踏勘,于1957年完成并上报铁道部
17、青藏铁路的历史背景是青藏高原长期处于交通闭塞,物流不畅,高原人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物流方式主要依靠人背马驮。直至1949年,整个西藏仅有1千米多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这种近乎原始社会落后的物流交通方式,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8、四、作者张建魁简介
19、二、词语解析
20、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含义深刻的句子有:
21、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东西部沟通往来和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22、随着一声令下,阵阵爆破声响彻雪域高原,风火山隧道开凿了。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23、主要作品:《触摸风火山》
24、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指挥部与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向这一新的难题发起攻击。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25、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文中指保温大棚被狂风破坏而零乱不堪的场面。
26、专业:新闻、法律;毕业院校:北京广播学院、中央党校
27、青藏铁路的建成,大大加强了西藏、青海与内地的联系,为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28、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风火山隧道。表达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也赞扬了建设者们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出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
29、为了使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从1956年开始,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即对从兰州到拉萨的2000余千米线路进行了全面的勘测设计工作。
30、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筑路大军斗志高昂,隧道在一点一点地延伸。
31、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32、青藏铁路沿线经过的景点(自格尔木起):
33、年7月1日上午,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通车仪式在青海格尔木和西藏拉萨两地同时举行。
34、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文中指风火山上的天气极其恶劣,狂风能将屋顶的铁皮瓦刮走。
35、主要内容是: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风火山隧道。
36、第二部分(第4~10自然段)写西部建设者们克服了一个个世界难题,终于将全长1388米的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37、首发拉萨的城市有北京、成都、重庆、西宁、兰州,之后又陆续有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加入青藏铁路的运行,
38、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39、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的开工情况。
40、青藏铁路基本与青藏公路基本相伴而行,沿途经过众多的旅游景点及站点:
41、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42、答:《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的段落大意是:
43、中国人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铁路。同时,青藏铁路的建成还刷新了一系列世界铁路的历史纪录。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44、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两个人使用的风枪,现在四个人才能抱起来。劳动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45、一、《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原文
46、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
47、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48、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形容勤奋专心。文中指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为攻克世界级难题勤奋工作。
49、向左转|向右转
50、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51、出生日期:1982年10月10日
5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53、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文中指气候恶劣,不给人们任何预防和躲避时间,一场冰雹就突如其来地袭击了筑路大军。
54、知识拓展:
55、籍贯:山东
56、三、课文简析
57、南山口、甘隆、小南川、玉珠峰、不冻泉、楚玛尔河、纳赤台、五道梁、秀水河、沱沱河、通天河、雁石坪、布强格、唐古拉山、扎江藏布、安多、措那湖、那曲、当雄、羊八井等,最后进入进入拉萨市。
58、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59、年,整个西藏仅有1千米多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
60、青藏高原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物流不畅。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决定:要把铁路修到拉萨。此后,青藏铁路的建设历经了半个世纪。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1958年开工,1984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