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公伐楚》选自《·僖公四年》第二篇。
2、使,名词用如动词,意为派遣使者。
3、《史记·齐世家》和《左传·僖公四年》都记载了齐桓公伐楚的历史事件,但两者在叙述角度和内容上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4、肘:名词活用作动词,用肘撞。
5、介:甲,名词活用为动词,指披甲。
6、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7、《齐桓公伐楚》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
8、从左右,皆肘之。
9、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10、战无不胜,攻其不备,
11、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12、共同的有:结构完整,文字简洁,逻辑性强,记言与记事融为一体。
13、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
14、因此,《史记·齐世家》和《左传·僖公四年》在叙述角度和内容上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但都对齐桓公伐楚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描述,为后人了解和研究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15、不介马而驰之。
16、此文作为记叙外交斗争的一段史体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双方出场人物,虽然使用的都是各具情貌的外交辞令,但并不觉得做作、生硬。而且,即使针锋相对,也不金刚怒目;即使咄咄逼人,也不疾言厉色。尤其是楚国两位使者的语言,更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17、此文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他们各自的个性化语言和“交锋”方式,把这场外交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双方达成妥协,订立盟约。这样,即使我们明白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性质及其过程,又让我们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历史人物。
18、楚子使与师。
19、《齐桓公伐楚》中的词类活用:
20、《史记·齐世家》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史书,是以史实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整理和分析,呈现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历史画卷。在《齐世家》中,对齐桓公伐楚的记载比较简略,主要描述了齐桓公的战略决策和战争过程,以及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21、而《左传·僖公四年》则是《春秋左传》中的一篇章节,是以鲁国史官左丘明的视角,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在《左传》中,对齐桓公伐楚的记载比较详细,除了战争过程和战争结果外,还包括了对齐桓公和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对齐桓公的形象也有更为深入的描绘和评价。
22、而作为政治家的管仲,他那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以及齐桓公那种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也都让我们过目难忘。总之,阅读欣赏此文,不像是读史,倒像是看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外交斗争话剧。
23、楚国两位使者,特别是作为楚成王“特命全权代表”的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4、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