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泊秦淮33句

59

1、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2、这个典故出自《陈书.列传.后主沈皇后》。南北朝时期,陈国国君后主陈叔宝于公元584年在光照殿前,建造起临春、结绮和望仙三楼阁。陈叔宝住在临春阁,张贵妃住在结绮阁,龚贵嫔和孔贵嫔住在记仙阁。这三座楼阁,都用架空的平道相通,可以直接往来,陈后主每次召宾客与贵妃在一起游乐、饮酒,就叫来各个贵人以及有才学的宫女和狎客在一起作诗,互相赠答。从中选出特别艳丽的诗作,当做歌曲的词,再配上新的曲调,挑选一千多名长得漂亮的宫女,命令她们学唱。学会后,再分队轮流演唱。他用这样的形式来享乐。陈后主编的新曲子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其歌词大概的意思,都是称颂张贵妃和孔贵嫔姿色美丽的。由于陈后主昏淫无道,使张贵妃与孔贵嫔的权势很大,气焰威逼朝廷。朝廷中文官武将,也不得不顺从她们的意向。而那些个宦官以及靠阿臾奉承度日之人,更是内外勾结,公开行贿受贿,奖赏与处罚也没有什么标准。结果国家的政纪、法纪全乱套了。

3、泊秦淮诗意: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贾生的诗意: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

4、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译文: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舟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之恨,仍在对岸把《玉树后庭花》声声的歌唱。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笼字将烟,水,月,沙联系在了一起,给人灵动的感觉,有意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

7、泊秦淮》首句所描绘的图景: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8、《泊秦淮》解析:“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

9、不是李牧,泊秦淮是杜牧的诗。

10、《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泊秦淮写于公元834年唐文宗大和八年。

14、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15、唐朝末期(晚唐)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16、创作时间早,由杜甫于公元757年创作,而泊秦淮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其作者杜牧生于公元803,卒于公元853.

17、“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18、诗人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

19、晚唐诗人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20、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21、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历代帝王败国亡家的预兆(先兆),故此曲被喻为“亡国之音”。

22、杜牧,全诗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曾注《孙子》十三篇,才兼文武。他所处时代恰逢牛李党争,唐宣宗继位后牛党获得最后胜利。作为牛党领袖牛僧孺一手提拔的人才,杜牧自然得到重用。可他却自请出京。其实,作为一位诗人,他早已敏锐地感觉到唐朝看似繁盛表象下大厦将倾的趋势。不知亡国恨的并非商女,而是醉生梦死的达官显贵。

23、《泊秦淮》唐杜牧

2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夜泊秦淮,诗人听到隔江传来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

25、【出处】《泊秦淮》——唐代:杜牧

26、描写青的烟雾和惨淡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和细沙,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而又冷清愁寂的水边夜色图。首句运用互文手法,“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或:……融为一体,绘成一幅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游走的意态,笔墨清淡,而迷蒙冷寂的气氛浓烈),使读诗的我们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此时诗人心情的写照

27、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28、《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29、《泊秦淮》的诗意加注释注释【诗意】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银色的月光笼罩着小舟白沙,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 仍在对岸吟唱《玉树后庭花》。【注释】①选自《樊川文集》。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秦淮,河名,发源于江苏溧(lì)水东北,经南京流入长江。  ②商女:茶楼酒馆里伺候客人的歌女。  ③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为“亡国之音”。  ④泊:停泊。

30、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

31、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2、【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33、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