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放下了手中活,后悔地自言自语道:“幼子常勿诳,童心不可欺。还在怀着他的时候,我就以此自勉,现在他刚刚懂事,我就来欺骗他。没有肉吃事小,但他以后如果也学我的样去骗别人,这岂不是我教他不诚实吗?”想到这里,孟母感到一阵内疚。为了弥补自己刚才随口说出的话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虽然日子过得艰辛,她仍特地花钱去买了一块肉,回家后烧得香喷喷的给儿子吃。看到孟轲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慈祥的母亲舒心地笑了。
2、三、出处
3、孟母教子的故事包括包括五个:
4、三迁择邻,买肉啖子,断机教子,孟子休妻,劝子远行。
5、选自《韩诗外传》
6、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说:“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从此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
7、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8、在某种程度上,“杀豚”“三迁”“断机”“休妻”“忧齐”具有先后发生的次序。
9、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
10、最终让孟子明白做事情要从一而终,坚持到底,说话要讲信用,作为长辈更要说话算话。
1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12、这是西汉刘向《孟母颂》中的一句话,孟母仉氏母教一人的故事早见诸史籍,西汉韩婴《韩诗外传》载有孟母“断机喻学”、“杀豚不欺子”以及“不敢去妇”等故事,而稍晚的刘向《列女传》也有孟母“三迁教子”、“去齐就礼”的故事。
13、以诚示子
1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从一而终,坚持到底,说话要讲信用,作为长辈更要说话算话。
15、四、启示
16、孟母,很有贤德,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女性。
17、孟母之德指的是她给小孩儿提供了一个环境,一个很良好的环境,自己的邻居是一个品德都挺不错的,而且都不是那种歹毒心肠,那种喜欢消耗别人那种爱害别人的那种邻居,他因为知道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18、小孩子时期包括三个故事:第一个是“杀豚”,第二个是“三迁”,第三个是“断机”(又称“断织”)。
19、有一天,孟轲听到东邻传来了一阵阵猪叫,跑去一看,原来是那户人家在杀猪。他连忙去问母亲:“娘,为什么那户人家要把养的猪杀掉呀?”正在干家务活的孟母听罢,未假思索地脱口答道:“傻儿子,杀猪给你吃呗!”孟轲一听,高兴得两手一拍:“啊,有肉吃了!有肉吃了!”说完就连蹦带跳地玩去了,望着儿子那信以为真的样子,孟母这才恍然大悟。
20、当孟轲母子还在街市居住的时候,市面上有许多卖肉的摊子。孟轲每每见到,就仿佛闻到了鲜美的肉味。可是孟母靠织而为生,家境并不宽裕,所以他们家吃肉的机会不是太多。
21、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
22、二、原文
23、一是小孩子时期,二是成年人时期。
24、善教子顺天时得人和享地利平天下母齐家先修身教不灵母无能一年计在于春教儿女要抓紧年幼母相伴多濡染百姓事天下事母与子知悉明担当亲万民辩是非知乾坤千里行足下始早读书苟日新日日新三人行必有行万里读万卷先读书后习艺子厌学勿打骂子顶嘴多有识人择邻家贫寒跌一跤筋骨壮子女不护短明人伦重礼仪拘小节重小事
25、正所谓“一个好母亲,成就三代人”,孟母是中华母亲的形象代表,“断机喻学”“三迁择邻”,她教子有方,苦心培养出亚圣孟子,“孟子之母,教化别分。处子择义,使从大伦。”
26、以诚示子不是孟母教子的故亊。是幼子偷吃李子其父训子之亊。
27、孟子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半途而废,要专心致志.这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28、孟母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
29、告诉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半途而废,要一气呵成,一鼓作气。
30、孟母(?~公元前317)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多次迁居为孟子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孟母是教子有方的典范,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等教子佳话。
31、《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32、孟母教子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33、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34、成长以后,他就会被那种并给影响,所以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是很重要的。
35、成年人时期包括两个故事:第一个是“休妻”,讲离婚的事;第二个是“忧齐”,讲孟子在齐国的时候,齐王不用他,因而脸上有忧色,母亲开导他。
36、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好。
37、孟母教子”包括五个故事,涉及两个时期的孟子:
38、很好的!必须弘扬爱国传统!这是中国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