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十句名言及翻译
1、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2、见《韩非子·解老》。
3、译文: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4、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权勋》
5、以智说愚必不听。
6、能法之士劲直,听用,则烛重人之奸行。
7、译文: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
8、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9、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10、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使法,运用法律。择人,举荐人才。自举,凭自己好恶而荐举人才。量功,考评功绩。自度,凭一己之见推断。运用法律,依法为国举才,千万不能凭自己的好恶而荐人;运用法律,依法考评官民的劳绩,应该客观公正,绝对不可凭一己之推断而决定。
11、人有病,希望医生能给自己治好.所以特别尊重医生。可用来说病人应该尊重医生;也可用来比喻人有了困难.就要尊重前来帮助的人。
12、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13、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14、人处疾则贵医。——韩非
15、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16、出自先秦《韩非子·五蠹》。贾,做买卖。袖子长善于跳舞,金钱多善于做买卖。这句话以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为喻,说明一个道理:有所凭借才能做好事情。
17、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谓明也。
18、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19、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20、一民之轨,莫如法。
21、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2、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
2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4、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25、译文: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施以奖励不忽略平民。
26、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有度》
27、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28、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扬权》
29、译文: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30、法家的思想主张内容有五点:1.反对礼制;2.法律的作用;3.好利恶害的人性论;4.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5.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韩非子的十句名言及翻译
31、出自先秦《韩非子·说疑》。不辜,无罪。非,不是。明,明智。也,句末语气助词。奖赏无功之人,惩罚无罪之民,这不是所谓的明智。这句话以赏罚分明才是明智之举。
32、打听远处的情况,观察身边的事情,从而考察朝廷内外的过失;研究相同的和不同的言论,从而了解朋的区分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之分,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士无幸赏,无逾行,杀必当,罪不赦,则奸邪无所容其私。翻译:所以明君不做没有验证过的事情,不吃不寻常的食物;打听远处的情况,观察身边的事情,从而考察朝廷内外的过失;研究相同的和不同的言论,从而了解朋的区分,对比通过事实所作的验证,从而责求臣下陈言的可靠性;拿事后的结果来对照事先的言行,按照法令来治理民众,根据各种情况来检验观察;官吏没有侥幸受赏的,没有违法行事的;诛杀的一定得当,有罪的不予赦免。这样一来,奸邪行为就无处容身了。
33、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一民,统一人民的思想与行为。之,的。轨,法则、法度。莫,没有。法,法律、法度。这句话以法律、法令在统一人民思想、规范人民行为和维护国家稳定方面的重要性。任何社会都强调法制,原因正在于此。
34、译文: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35、处疾:生病。贵,尊重。本句大意是:人有病就尊重医生。
36、君无见其所欲。——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
37、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刑过,惩罚有罪之人。遗,遗漏。匹夫,指最平常的百姓。依法惩罚有罪之人要不避权贵,奖赏有功之人要不遗漏贫贱普通之人。这句话以赏罚要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8、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