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考译文】
2、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3、【作者简介】
4、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6、【注释】
7、mùtóngqíhuángniú,gēshēngzhènlínyuè。
8、红树:指开满红花的树。
9、⑷欲:想要。
10、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11、作者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12、乱莺啼:指到处都是黄莺的啼叫。
13、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14、箫鼓:吹箫击鼓,指游船上奏着音乐。
15、湖:指杭州西湖。
16、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17、所见牧童骑黄牛,mùtóngqíhuángniú歌声振林樾。gēshēngzhènlínyuè意欲补鸣蝉,yìyùbǔmíngchán忽然闭口立。hūránbìkǒulì《所见》由清代诗人袁枚所作,它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袁牧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8、尤其是那首: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更是让人无尽启
19、⑸捕:捉。
20、白话文意思是:放牛的孩子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21、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3、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一群黄莺儿乱啼,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
24、《所见》作者:袁枚
25、诗佛王维,一代天之骄子。琴棋书画五一不能。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26、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27、yìyùbǔmíngchán,hūránbìkǒulì。
28、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夕阳里船船游客吹箫击鼓兴尽而归。
29、⑹鸣:叫。
30、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31、《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原文如下:
32、全诗以乡村儿童生活为题材,诗中有画,画中有声,动静结合,生动活泼。其中“意欲补鸣蝉,忽然闭口立”的情景更是儿童喜闻乐见。
3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境界清幽。
34、长:茂盛。
35、几船归:意为有许多船归去。
36、所见古诗不是刘禹锡所作,是袁枚诗作。
37、《所见》描绘了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
38、作者是清代的袁枚。
39、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40、袁枚〔清代〕
41、作者:袁枚(清)
4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3、《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44、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45、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46、人意:游人的心情。
47、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作者偶然所见的一件小事,所以名曰《所见》。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