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诗词格律精选109句

59

1、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2、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3、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4、律诗平仄的基本规则可为二,记住其规则,有助于对律诗格式的记忆,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则能应对而出,勿需死记硬背。

5、春望(唐代·杜甫)

6、中:指的是可平声可仄声的字。

7、三、掌握格式。就是平平仄仄平那些啦。还有词牌。

8、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9、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1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12、(4)平平脚

13、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1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5、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馀”。由于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句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字数、平仄也是一定的。

16、思悠悠,恨悠悠。

17、韵是平水韵,因为古代发音和现在不同,现在押韵的字古代未必押韵。古代押韵的现在听着也未必韵。

18、简单的说,诗词分平仄相对的格律和各行末字的押韵,这是到唐朝以后才严谨起来的,以前的古体诗并不要求平仄、押韵、对仗等。

19、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20、七律诗平仄的基本规则

21、做到以上三点,你就算得上……填诗了,不是作诗哦!

22、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23、平平平仄仄,

24、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25、平平仄仄仄平平。

26、仄仄平平平仄仄,

27、讲了这么多。其实到书店买一本《诗词格律指要》就好。

28、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9、(1)仄起式

30、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31、第二条,掌握词性和词义。

32、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3、七言律诗的平仄

34、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35、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36、仄仄平平仄仄平。

37、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8、其二是粘对。对:指平仄对立,一联诗句中,上下句同一位置的字,其平声与仄声要相对立。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即平仄一致,每两联之间,后联上句的第二字与前联下句的第二字,平仄要一致。故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第五句与第四句相粘,第七句与第六句相粘。对七言律诗而言,两联的第四字也要相粘。粘对规则使声调富有变化而不致板滞。若不“对”,称为“失对”,则上下两的平仄就会雷同;若不“粘”,称为“失粘”,则前后联的平仄又要雷同了。失对与失粘都是律诗的大忌。

39、(1)平仄脚

40、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41、平平仄仄平平仄,

4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3、冬云(毛泽东)

44、还有一种情况,两首词的词牌名一样,可是格式迥然不同!这属于同名异调。例如:《如梦令》和《阮郎归》都有一个别名叫《宴桃源》;《浪淘沙》和《谢池春》都有一个别名叫《卖花声》。这样的情况还有许多。

45、五言律诗的平仄

46、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4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8、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9、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50、仄仄平平仄,

51、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52、登庐山(毛泽东)

53、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54、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55、格律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格律(废话起头自有因),所以起码要合仄押韵,才算做格律诗。否则意境再好也是打油(今人的悲哀)。看起来简单,正是这最难!为什么?

56、第一条,掌握字的平仄和平水韵。

57、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58、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59、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60、仄仄仄平平。

6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62、汴水流,泗水流。

63、因为律诗一定要对仗,对对子的功夫不可不练。这可以先从《翁笠对韵》入门。

64、书愤(宋代·陆游)

6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6、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67、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68、(2)五律平起式

69、根据不同词牌有不同的写法和格律。

70、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71、(2)平起式

72、平平仄仄平;

73、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74、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75、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76、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77、对于诗词对联都有一定的古诗词牌格律,怎么区分格律中的平中仄呢:

78、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79、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80、(2)仄平脚

8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2、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83、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的平直,“仄”指的曲折,根据隋唐宋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初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变化,故称为仄声,平声和仄声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84、仄:指的是音调为第三、四声的字

85、如:词牌《长相思》的格律为

86、(1)五律仄起式

87、到韶山(毛泽东)

88、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8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90、因为你要记字的平仄。平上入去和现代四声虽说有所对应,可是特例多。甚至不看(格律)书不敢定平仄。

91、诗词格律可以从零开始学。比如学格律诗,初学者要懂得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要押韵,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另外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偶。律诗的平仄要求也很严格,上下两句要平仄对应。

92、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93、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94、其一为相重相间。第一是相重,诗句里除最后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其余每个节奏单位的平仄,总是相重叠的,如:平平一一仄仄,平平平一一仄仄。而且,律诗中后四句的平仄与前四句完全相同,构成回环往复的声律。第二是相间,每一诗句,平声字与仄声字总是轮流出现,交替使用。上一节奏为平,则下一节奏必为仄,反之亦然。如:平平一一仄仄一一平平一一仄,仄仄一一平平一一仄仄一一平,二、四、六字的平仄必不同。平仄的相重相间规则,使诗句的声律抑扬而不致单调。

95、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96、平:指的是音调为第一、二声的字

97、中中平,中中平。

98、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9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00、(3)仄仄脚

101、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

102、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103、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104、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05、【定格】

106、另外,还要注意不能犯“孤平”。“孤平”是指平脚句中,除了韵脚是平声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了,这是诗家大忌。对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具体而言,五言律诗的“平平仄仄平”式,其第一字必须是平声,“仄仄仄平平”式,第四字必须是平声;七言律诗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式,其第三字必须是平声。

107、要作诗自然要“物之所感,意之所发。”这就是所谓的文学是生活的积累了。

108、长征(毛泽东)

109、唐代的诗词格式已经有了定式,不管是五绝五律还是七绝七律,一般都是押平水韵,也就是诗词结尾的字都要在一个韵部里、诗的韵一般是压平韵,词有仄韵,这个具体可以查看平水韵啦。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