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们从诗题中,就可以感受到,鸟儿在山涧中歌唱,音律优美、歌声悦耳。这首诗写得是山里很少有人来往,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在寂静的夜色里,春日的山谷也显得很静谧,一轮明月升起让山鸟受到了惊动,它们时而在山涧中高飞鸣叫。
2、山中杂诗
3、鸟鸣涧是王维的代表作。
4、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6、王维: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7、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9、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10、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1、《鸟鸣涧》这首古诗在一年级课本的18页。
12、出自南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
13、鸟鸣涧王维〔唐代〕
1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5、应该是《鸟鸣涧》的诗句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6、【扩展】
17、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18、鸟儿从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在窗户间穿进穿出。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19、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20、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静没有声音,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下来。寂静让春夜里的山更加让人觉得空荡。月亮出来了之后,小鸟竟然被月光所惊动,时不时地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
21、吴均〔南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22、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23、这首诗全春山之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全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4、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25、关于鸟古诗如下:
26、创作背景
27、据《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于开元初进士及第后授太乐丞,因坐伶人舞黄狮事被贬为济州同仓参军,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执政才返京任右拾遗。对于王维的这段履历,绍籍越文化研究者竺岳兵在其《王维在越中事迹考》中认为:“唐开元八年至开元二十一年将近十五年间的王维原来在吴越漫游。……有充分的理由说他的《鸟鸣涧》、《山居秋暝》、《相思》等名篇作于越中。”王维漫游若耶,触景生情,联想到前人描写若耶溪的名句,欲与古人争胜厘毫,“出蓝”而“胜蓝”,于是有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联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从《鸟鸣涧》诗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分析,此诗应作于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为王维青年时代的作品。
28、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9、出自唐代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30、《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31、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3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3、鸟鸣涧在唐诗三百首里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