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处变,酒肉绝。
2、【原文】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3、凡是人,皆须爱。
4、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5、知未的,勿轻传。
6、首孝悌,次谨信。
7、唯德学,唯才艺。
8、居有常,业无变。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言语忍,忿自泯。
11、善相劝,德皆建。
12、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3、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14、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15、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6、父母命,行勿懒。
17、【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教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五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18、【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19、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因为受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的制约,有的字的字义往往是似而非,不像在散文中那样确切.例如马戴《送客南游》:"苇干云梦色,桔熟洞庭香."这个"香"字,既是嗅觉,又可引申为视觉--桔子熟了,洞庭湖上是一片金秋光景,芳香飘溢;同时因为这首诗押的是"阳"韵.又如李群玉《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自古都说"夜长梦多",而这里为什么偏说"梦长"?这除了表示新婚情绵绵之外,还因为这首诗押的是"阳"韵,所以用了"长"字.
20、字不敬,心先病。
21、【朝代】清朝译文对照
22、【原文】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23、【原文】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24、【译文】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象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提醒自己,充实自己才对。
25、【原文】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
26、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27、【原文】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8、父母责,须顺承。
29、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3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31、【原文】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32、见人恶,即内省。
33、苟轻诺,进退错。
34、【原文】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35、读看毕,还原处。
3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7、任己见,昧理真。
38、勿自暴,勿自弃。
39、长无言,退恭立。
40、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41、蔽聪明,坏心志。
42、衣贵洁,不贵华。
43、言不讳,色不媚。
44、对尊长,勿见能。
45、己有能,勿自私。
46、【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效仿和实行的。汉代的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47、邪僻事,绝勿问。
48、宽转弯,勿触棱。
49、宽为限,紧用功。
50、冬则温,夏则凊。
51、不如人,勿生戚。
52、《画》〔唐〕王维
53、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54、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55、话说多,不如少。
56、年方少,勿饮酒。
57、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58、爱看电视的,总是先要看看《中国电视报》,了解一下哪个频道有什么自己喜爱的节目及其内容概要.读诗词之前,最好先浏览一下《中国文学史》的有关部分.读唐诗可以看看游国恩、王起、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二册有关部分;读宋词可以看看第三册有关部分.这样你对唐诗或宋词发展的整体过程,各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个大体了解,以后读诗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并对作品的理解也有所帮助.没有学过诗词的同志,读《中国文学史》碰到的主要困难是书中所例举的作品,没有注释,看不懂,怎么办?你可以暂时"不求甚解",跳过去,等到正式读诗词时,再去弄明白,不要把时间过多地花在预备起步上.
59、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60、事勿忙,忙多错。
61、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62、不关己,莫闲管。
63、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64、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65、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66、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67、斗闹场,绝勿近。
68、兄道友,弟道恭。
69、称尊长,勿呼名。
70、见人善,即思齐。
71、直谅士,渐相亲。
72、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73、【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说到东、南、西、北,这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74、心眼口,信皆要。
75、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76、恩欲报,怨欲忘。
77、丧尽礼,祭尽诚。
78、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79、下面是两例是为了平仄合辙而迁就用字的.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只有白发搔更短的,哪来的白头搔更短呢?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以不论,第二字不能通融,必须是平声,而"发"字恰是仄声,那就只好用平声的"头"字来代替.李商隐《无题》:"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只有桂花香,哪来的"桂叶香"!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第六个字必须是仄声,通融不得,那就只好以仄声的"叶"字来顶替平声的"花"字.
80、【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81、后有急,借不难。
82、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83、势服人,心不然。
84、待婢仆,身贵端。
85、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86、不亲仁,无限害。
87、【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
88、【原文】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89、事非宜,勿轻诺。
9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1、怡吾色,柔吾声。
92、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93、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9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95、小人进,百事坏。
96、扬人恶,即是恶。
97、勿急疾,勿模糊。
98、彼说长,此说短。
99、【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00、与宜多,取宜少。
101、冠必正,纽必结。
102、我认为读诗首先要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存环境,诗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和个人壮况,他是什么诗派,他要表达的意思。要读懂吃透诗人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这样读起诗来就顺口易懂。
103、列典籍,有定处。
104、《古朗月行》〔唐〕李白
105、泛爱众,而亲仁。
106、【译文】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北方的辽国和金国先后称帝,还常常侵略宋朝。辽国灭亡时,宋朝还没有灭亡。
107、号泣随,挞无怨。
108、过能改,归于无。
109、平时要注意积累常见事物的独特属性和象征意义。诗歌往往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事物,曲折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多积累一些常见事物的独特属性和象征意义。比如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事物:月亮,代表思乡之情;折柳,代表送别;青松,代表坚韧不拔;梅花,代表人格高洁……
110、虽有急,卷束齐。
111、【译文】有的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112、进必趋,退必迟。
113、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114、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115、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116、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17、人不安,勿话扰。
118、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119、疾之甚,祸且作。
120、流俗众,仁者希。
121、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22、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中国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字一词多解.例如,"玄黄"一词,一般是天地的代称,有的却指丝帛,有的又作疾病解,需要将这两个字的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界定它的含义.这种变化在诗词中尤其显著,例如诗词中常见的"赊"字,就有多种解释.在陆游《纵游归泊湖桥有作》"村酒可赊常痛饮"句中,这个字大家都能理解,作"赊欠"解;在骆宾王《晚渡天山有怀京邑》"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句中,这字则作"宽缓"解;在杜甫《喜晴》"且耕今未赊"句中,又作"迟"解;在李中《旅夜闻笛》"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句中,又作"长"解;在韩愈《赠译经僧》"万里休言道路赊"句中,又作"远"解;在张说《岳州作》"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句中,又作"渺茫"解;在韩愈《次邓州界》"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句中,又作"稀少"解.这个字有时还作语助词用,如杨万里《多稼亭看梅》:"先生次第即还家,更上城头一望赊."李商隐《昨日》:"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长安原是汉、唐的京城,可是在旧体诗中常把长安泛指京城,不论在哪个朝代.这还容易理解,如把京城称"日边"、"日下",就难懂了.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毛泽东《致陈毅》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诗有一特点:好用代词,不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天曰苍圆,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柳宗元《郊居》:"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阁待贤人."以"国老"代甘草;以"贤人"代浊酒.又如苏轼《雪》:"冻合玉楼起寒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以"玉楼"代肩;以"银海"代目.这些在读诗词时都得好好琢磨.
123、【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子思,“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124、或饮食,或坐走。
125、《蜂》〔唐〕罗隐
126、无心非,名为错。
127、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128、事死者,如事生。
129、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30、事诸父,如事父。
131、才大者,望自大。
132、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33、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134、晨必盥,兼漱口。
135、二、怎么读?
136、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37、德有伤,贻亲羞。
138、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139、长浮华,成何人。
140、读诗词,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太较真----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诸要素来"望文生义".初学者如果有教师辅导,当然方便得多;若没有这条件,那就需要购置注释比较详尽的选读本,还要具备《词源》、《辞海》之类的工具书.
141、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142、谏不入,悦复谏。
143、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144、房室清,墙壁净。
145、揖深圆,拜恭敬。
146、此十义人所同
147、【原文】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148、过犹待,百步余。
149、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50、墨磨偏,心不端。
151、闻过怒,闻誉乐。
152、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53、【原文】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154、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155、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15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57、【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门人和弟子,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158、方读此,勿慕彼。
159、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160、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61、【译文】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162、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163、《咏鹅》〔唐〕骆宾王
164、低不闻,却非宜。
165、己不欲,即速已。
166、食适可,勿过则。
167、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16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169、开始读诗词难点是很多的.只有逐渐克服了这些难点,才能入门,从而领略到诗词的意境,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产生乐趣.
170、《悯农》(其一)〔唐〕李绅
171、亲有过,谏使更。
172、对饮食,勿拣择。
173、晨则省,昏则定。
174、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175、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176、长呼人,即代叫。
177、父母呼,应勿缓。
17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79、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80、【译文】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了,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你们这些小孩子,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18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18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83、将入门,问孰存。
184、【译文】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185、【原文】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186、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187、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88、【原文】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189、亲爱我,孝何难。
190、【译文】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现在我们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191、【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192、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193、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194、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195、【作者】李毓秀
196、虽贵端,慈而宽。
19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198、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199、鱼戏莲叶间。
200、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01、人不在,己即到。
202、兄弟睦,孝在中。
203、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204、如果有条件,参加个诗词学习班,听教授讲课,当然非常好.但是你真想学会读诗词,主要还得靠自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授讲课,也是选些名家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讲解、分析,引发大家读诗词的兴趣.但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各人学习中碰到的难点不尽相同,所以分别解惑比集体传道授业效果可能更好些.经验证明,完全依赖听课是学不会读诗词的,往往教授课讲完了,学习也就停滞了.
205、【原文】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
206、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207、【原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208、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209、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10、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211、凡出言,信为先。
212、为了对仗而迁就用字的更常见.如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意思是星斗灿然欲动,临于万户;皓月当空,光明于九宵.若在散文中,这个"多"字就显得多余的了,而在这首诗中,却是不可少的,一来以"九宵多"与"万户动"相对仗,二来是为了押韵,这首诗押的是"歌"韵.又如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这一联的意思是:自己的生计全靠黄阁老来照顾,而衰老的身体则托付给丹药来治疗了.其实作者服用的未必就是"紫金丹",其所以用这一词,完全是为了与出句的"黄阁老"相对仗.
213、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14、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15、人知之,愈思勉。
216、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17、【译文】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218、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219、倘掩饰,增一辜。
220、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221、【原文】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222、人有短,切莫揭。
223、有余力,则学文。
224、学诗词不像学数学,必须先学算术、代数……再学微积分.不一定按诗经、汉赋、乐府、魏晋古诗、唐诗、宋词……的顺序学.正像学书法,大多是从临唐碑开始的,而不是按甲骨文、钟鼎文、汉碑、晋帖这样的顺序学的一样.学诗也应从读唐诗开始.前面曾提到,我国诗歌发展到唐代,名家蜂起,流派纷呈,题材广泛,达到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正如鲁迅所说,一切好诗到唐代都已做完,后人作诗全未能跳出唐人的如来佛掌心.鲁迅这话不等于说后人就没有好诗了,而是指:"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故称诗者必视唐人为标准,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规矩焉."(康熙《全唐诗序》)现代人不论是把读诗作为艺术欣赏,还是通过读诗来学写诗,一般应从读唐诗开始.
225、苟擅为,子道亏。
226、闻誉恐,闻过欣。
227、但力行,不学文。
228、事诸兄,如事兄。
229、工夫到,滞塞通。
230、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231、【原文】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232、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233、德日进,过日少。
234、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235、读了唐诗、宋词,如果还行有余力,可以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来读.这部书,从先秦原始歌谣到近代苏曼殊、柳亚子的作品都选编进去了.1999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通典》,收录上自先秦原始歌谣,下迄五四运动历代诗歌4318篇,作者1045人,注释简明扼要,还附文白对照.这些选集,你可以通读,也可以选读.学诗,除读唐诗外,还应兼读宋人苏轼、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人的诗,清人龚自珍的作品也值得一读;学词,除宋词外,还可选读晚唐温庭筠、南唐冯延巳、李煜、元人萨都拉等人的传世之作,若你喜爱清丽婉约的,不妨读读清人纳兰性德的词.
236、【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37、《悯农》(其二)〔唐〕李绅
238、【作者】黄景仁【朝代】清
239、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40、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241、亲所好,力为具。
242、就人问,求确义。
243、事虽小,勿擅为。
244、《题画》〔清〕袁枚
245、【原文】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246、身有伤,贻亲忧。
247、父母教,须敬听。
248、人所能,勿轻訾。
249、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50、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251、人所重,非貌高。
252、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再回过头去看诗歌本身。
25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254、【原文】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55、出必告,反必面。
256、此未终,彼勿起。
257、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58、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259、勿畏难,勿轻略。
260、【原文】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26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6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63、《江南》〔汉〕乐府诗集
264、若衣服,若饮食。
265、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66、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67、【原文】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268、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269、步从容,立端正。
270、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271、读唐诗,又有两个问题:一是留传下来的唐诗五万余首,量这么大,啃不完,怎么办?二是对唐诗发展的总体过程及各流派、各名家不了解,好像看电视,不知道各"频道"的节目及其内容,难于挑"频道",怎么办?
27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273、见未真,勿轻言。
274、【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275、人所服,非言大。
276、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277、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78、【译文】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279、【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280、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281、【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部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吟唱朗诵的。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
282、【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283、【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284、【原文】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285、报怨短,报恩长。
286、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287、勿厌故,勿喜新。
288、勿箕踞,勿摇髀。
289、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290、【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291、缓揭帘,勿有声。
292、【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不使人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9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94、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295、【译文】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296、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297、凡取与,贵分晓。
298、有缺坏,就补之。
299、词的数量虽然没有诗那么大,但是从花间派词人到清朝词人作品也是以万计的,可以先读选本,也按选《唐诗三百首》版本的原则来挑选好的版本.初学者大多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此书本着"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原则,录两宋名家词三百首,注释简明扼要.读完后,再去读你所喜爱的作者的全集或选集.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词分类鉴赏辞典》收上起唐代、下至清末337位词人829首词.读了《宋词选》之后,也不妨从此书中选读你所喜爱的作品,或去读你所喜爱的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人物的全集或选集.
300、人问谁,对以名。
301、上循分,下称家。
302、同是人,类不齐。
303、吾与我,不分明。
304、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305、阅读诗歌,首先要了解诗人的思想信仰和所处时代特征。一般来说,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他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泰戈尔生活在宗教盛行的印度半岛,当时的印度又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因此,泰戈尔的诗歌对神的崇仰、对和平和自由的向往表现得尤为深重。
306、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307、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308、亲有疾,药先尝。
309、【作者】罗隐【朝代】唐
310、《静夜思》唐.李白
311、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312、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313、朝起早,夜眠迟。
314、有心非,名为恶。
315、入虚室,如有人。
316、丧三年,常悲咽。
317、长者先,幼者后。
318、一,什么也别想,照着原文大声朗诵,不断朗诵。
319、长者坐,命乃坐。
320、【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章。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321、问起对,视勿移。
32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323、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324、执虚器,如执盈。
325、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26、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327、【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328、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29、【译文】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宋朝时的赵普,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330、勿谄富,勿骄贫。
331、【译文】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332、【原文】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333、骑下马,乘下车。
334、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335、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336、有则改,无加警。
337、奸巧语,秽污词。
338、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339、【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340、财物轻,怨何生。
341、几案洁,笔砚正。
342、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343、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344、【原文】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狄明太祖久亲师
345、圣与贤,可驯致。
346、【译文】夏桀在位时因为暴虐无道,成汤起而讨伐,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周武王起兵杀死纣王,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34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348、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349、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350、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351、【原文】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
352、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35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354、物虽小,勿私藏。
355、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356、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357、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35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59、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360、弟子规,圣人训。
361、【原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362、人不闲,勿事搅。
36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364、将上堂,声必扬。
365、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366、【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367、不力行,但学文。
368、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369、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37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371、凡道字,重且舒。
372、【作者】王应麟【朝代】南宋译文对照
373、【原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374、【原文】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375、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376、果仁者,人多畏。
377、【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道理的书籍。《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378、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379、饮酒醉,最为丑。
380、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81、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38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383、天同覆,地同载。
38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85、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386、【译文】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因你得到荣耀,给祖先增添光彩,也给后代留下好的榜样。
387、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388、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389、【译文】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都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390、【译文】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酿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391、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392、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393、【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394、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395、行高者,名自高。
396、老易至,惜此时。
39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98、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399、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400、惟其是,勿佞巧。
401、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402、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403、对所有的诗先按照第一点来读,然后选择感兴趣的深入挖掘。
404、【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405、便溺回,辄净手。
406、一、读什么?
407、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408、道人善,即是善。
409、勿践阈,勿跛倚。
41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11、《杂感》
412、损友来,益友却。
413、读书法,有三到。
414、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415、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416、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17、【译文】朱元璋死后传位给孙子朱允文,朱允文只作了四年皇帝。朱元璋第九子登上皇位,改年号为永乐,并由南京迁都到北京。到崇祯皇帝时,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尽,明朝从此灭亡。
418、【原文】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419、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42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421、读诗不论时间上、经济上都要讲究节约.开始,不要读《全唐诗》之类帙卷浩繁的大部头.可以读《唐诗三百首》这样的选本.选本有两类,一类是古本,清朝编篡的就有很多种,这类读本,注释是文言,又没有新式标点符号,初学的人读起来比较困难,还是选读今本好.今本可能不下十种,选那种?相对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的编辑出版质量要高些;新出版的、尤其是再版的,经过增删重订,要比以前出版的完备些.读完《唐诗三百首》,还是起步,进一步读什么呢?那就看你爱好哪一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贺……?你爱好哪一家或几家,就多读精读他们的作品.像李、杜、白等都留下数以千计的诗篇,量大,可以先读他们的诗选;作品少的,如李贺只活到二十七岁,留下诗歌只233篇,数量不大,如果你喜爱他的作品,可以读他的全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收集了196位诗人的1105篇诗作,也可以从中选择你所喜爱的作品.可惜该书对典故、古语注释过于简单,而对某些篇章的赏析又过于絮繁,忽视了启发读者自己去驰骋想象.
422、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423、心有疑,随札记。
424、理服人,方无言。
425、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426、【原文】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427、勿乱顿,致污秽。
428、苟私藏,亲心伤。
429、置冠服,有定位。
430、【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431、【译文】王莽改国号为新,后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432、将加人,先问己。
433、能亲仁,无限好。
43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435、【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天官》、《春官》、《秋官》等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436、昼夜侍,不离床。
437、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438、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439、【译文】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至顺治帝时统一中国。清朝传位十二世至宣统帝,清朝亡。
440、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441、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442、另外,要努力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诗歌需要高度凝练又独具新意,这就决定了诗歌必须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如:比喻、借代、对偶、夸张、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发现、分析,展开联想、想象,真正领会诗中的奥秘!
443、路遇长,疾趋揖。
444、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445、【译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大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446、亲憎我,孝方贤。
447、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448、【原文】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449、【译文】元朝兴起时,金国的命运也就终止了。金国被元朝灭亡后,宋朝同样被元朝消灭了。蒙古人入主中原,兼并了少数民族地区,传国九十一年后,明太祖朱元璋长期亲自督师血战,消灭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450、诈与妄,奚可焉。
451、第二个难点是语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语法有很多差别,诗词的语法与文言文接近,但又有很大的差别.一是因为在诗或词的一句区区几个字之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得不力求简洁,凡是可以省去的字,尽量省去;二是受句式、字数、格律等要求的制约,有时不得不把词的位置变动,或者改变词性,突破常规句法.诗词的语法相当复杂,初学者也难一时全弄通,可以先弄懂两种常见的,一是省略,二是改变词的位置和改变词性.
452、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453、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454、人有私,切莫说。
455、非圣书,屏勿视。
456、不如人,当自砺。
457、袜与履,俱紧切。
458、晏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459、长者立,幼勿坐。
460、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461、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462、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463、【译文】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464、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465、过不规,道两亏。
466、亲所恶,谨为去。
467、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468、【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渐渐被人们驯化。
469、【原文】
470、尊长前,声要低。
471、倘不问,即为偷。
472、纵去远,以渐跻。
473、用人物,须明求。
474、借人物,及时还。
475、市井气,切戒之。
476、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