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着急,不要气馁,先一句句的读熟,理解意思,保证每一句背过了,再连起来背
2、《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
3、五年级上第一课不是古诗,是郭沫若的《白鹭》。
4、jūgāoshēngzìyuǎn,fēishìjièqiūfēng。
5、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6、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7、緌(ruí):蝉的触须
8、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9、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
10、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11、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1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13、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14、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15、可以先理解诗意,然后再背诵。
16、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不是古诗,课题为《白鹭》。
17、【唐】虞世南
18、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19、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20、不要着急,不要气馁,先一句句的读熟,理解意思,保证每一句背过了,再连起来背,背书的时候应该先去理解这篇课文的意思,然后再去背,这样就会背的很快,而且又很准确。一直读,一直读,知道读熟了可以背出来为止。
21、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22、古诗蝉的意思是梧桐树上蝉低饮着清露,蝉的叫声响亮在林中。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声音传的很远,不是借助秋风的力量。
23、这首诗写的是蝉的身形和习性,首句说蝉的触须像古人结在下颌的帽子带的下垂部分,第二句写蝉的声音响亮和力度,最后两句说明品行高的人是不需要外在的帮助,就能声名传很远强调个人人格的美和力量。
24、【注释】
2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6、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27、流响:蝉不停地鸣叫。藉(jiè):凭借、依靠的意思。
28、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梧桐。
29、背书的时候应该先去理解这篇课文的意思,然后再去背,这样就会背的很快,而且又很准确。
30、你好,《蝉》作者虞世南,在五上第一单元日积月累中。
31、蝉(唐)虞世南垂蕊,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2、[唐]虞世南
33、《蝉》翻译:
34、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35、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唐.姚合(《闻蝉寄贾岛》)
36、chuíruíyǐnqīnglù,liúxiǎngchūshūtóng。
37、《蝉》拼音版注音:
38、疏:开阔、稀疏。
39、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40、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41、藉:凭借。
42、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4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44、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45、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46、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47、蝉唐虞世南垂蕊,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