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孩子不解诗意很正常,渐渐就懂了。但可悲的是,很多不会写诗而解诗的学者,在哪里胡吹乱侃,倍觉可笑。
2、唯有诗人赞诗人,才有万紫千红春。
3、诗歌是有意境的。能够体会意境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不是容易的事。
4、诗是外在环境因素与内在心灵感应融合的精华,是情形与认识产生的共鸣,用平时所思所想融汇到文字当中用最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形状,神态俱佳,是文章浓缩的精华。孩子古诗读不明白这很正常,因为经历过才能认识到,理解出来诗歌的内涵。理解不了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理解,因为阅力产生知识,经历产生认识,生活产生概念,将心比心产生共鸣。想要孩子学好诗歌,要靠平时的言传身教,用生活中最简单实用的生活体验来解读诗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不必对小孩太多苛责,我小时候也是体会不到诗中真谛,慢慢长大经历过才能体会诗人的有感而发,用词精准。例如思乡之苦,新婚离别之痛,国破家亡之惨,小孩子怎么能体会?先背到脑子里,长大后某天遇到类似事情,诗句自然喷薄而出。
6、情景想象法
7、这是不可能的。
8、用快速记忆法背古诗
9、究竟为什么要让孩子读诗?是为了让他读出个“明白”,理解诗人的情感吗?至少我个人不这样理解。
10、小孩子读古诗不需要理解,首先是培养他感受诗词中的韵律之美,长大了之后就自然能理解了
11、理解记忆法
12、例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中,对仗比较工整。两只对一行,黄对白,青对翠等,这样可以对比着记忆,很容易同时将两个诗句一并记住。
13、还有苏轼拜访王安石的故事,当时王安石不在家,见桌子上有首没有完成的诗《咏菊》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菊花乃草本,虽干枯而不会落瓣,于是他提笔续写到:秋花不比春花落,写给诗人仔细吟。
14、中国的古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流传深远,影响力也很广泛,意义之大,难以用笔墨来描述。
15、套句哲学家的话,诗是语言的本源,而语言则是思想的本源,当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就认为并非是思想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在牵引出思想。早在人类为语言构筑各种复杂的语法规则和表达结构之前,就用一种最直接地沟通天地人的方式来呼出语言,这种最元初的方式就是诗。
16、诵读记忆法
17、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大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一句。看完这首诗,不妨分析下。诗人为什么说四月的时候山外的花儿都开尽了,山上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如果进行调查会发现,因为山下和山上的气温不一样,因此桃花开的时节也不一样。如果稍用地理知识分析,就可以知道,这是自然带分布中的垂直自然带,这样一来,对这句诗的记忆肯定深刻了。
18、不懂您是针对教材上的古诗还是自己额外让孩子背的古诗?
19、孩子听诗重的故事,就可以激发他对诗词的兴趣了。
20、通过画画背古诗的方法叫画图学古诗。将古诗中的内容用生动的图画表现出来。
21、后来被贬黄州,重阳赏菊,发现菊花被西风吹落满地花瓣,这才悟到南北气候不同,落英有别。
22、例如: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这句诗,如果你不理解它的意思,是很难记住。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长著颈子远望寄意。如果弄清了这句诗的意思,就很好记住它了。
23、分析记忆法
24、我认为要让孩子们热爱唐诗,当家长的是第一位老师,要以身作则,从小抓起,让孩子们熟背古诗词,爱上古诗词。
25、唯有诗人懂诗人,其他妙解皆是蠢。
26、诗歌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部分,就说明它也具备其他艺术的通性。
27、希望对您有帮助!
28、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记者这首诗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有一位衣着褴褛,但深情悠然自得的老人,在一排竹篱旁欣赏并采摘着菊花,他的身后是轮廓非常清晰的南山。如果你的脑海嫩想象出这样的一幅图画,那么这首诗已经在你脑海里有不可磨灭的印象了。
29、如今,我也当上了父亲,我对六七岁的小孩,也象当年的父亲那样,教小孩的第一首诗也是《悯农》。让他记住农民伯伯种粮不容易。现在二三年过去了,小孩由于天天读和背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慢慢也养成了背诗的良好习惯。如今也能背上四五十首唐诗了。
30、古诗都有严格的韵律,这是古诗对美学的一种回归。在背记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重读韵脚。
31、大家或许在电视中看见过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将诵读内容音调拉的很长的样子也许那时候,很多人还都忍俊不禁,不过这的确有助于记忆。因此大家背记诗词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慢速度,速度放慢了,可以尽情体味诗中的意向,从而加深记忆。
32、要记忆一首古诗词,一定要理解这首诗词的内容,了解诗词的思想。这些内容肯定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只要你将诗中的意思背记下来,到用的时候,在还原成诗词的语言,这样诗词就比较好记了。
33、很多时候分析可以加深记忆,平滑而独立的事物是很难在人的大脑里留下持久地印象的。如果适当的使记忆的东西和过去的记忆,价值观建立联系,那么就对记忆这件事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4、很多古诗,尤其是律诗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对仗是这些诗歌的一种规律。在记忆的过程中,你可以两句对比着记忆,这样可以克服记忆单句的困难。
35、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作者的情感思想,其实是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就像绘画作品一样。人人都能看到作品表面,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将绘画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说出一致的答案。
3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7、现在的小孩不懂古诗,不会背古诗,不喜欢古诗,这多半与当大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38、小孩子要表达自己读诗后的感受,就可以了。没必要千篇一律。即便教科书里要求统一答案,标明了诗歌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需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感受。
39、所谓的情景想象法,就是发挥想象力,来想象下诗词中描述的景色或人物的原貌,这样帮助记忆。
40、在你使用“明白”和“理解”这样的词语来要求读诗时,或许已经在远离和失去诗意的体悟了。
41、如果是学校书本上的古诗,孩子听课了也没办法理解,家长可以辅导。网上找找比较适合孩子理解的解释讲给孩子听。
42、韵脚记忆法
43、如果是自己额外让孩子背的,我觉得就没必要一定要求孩子理解,当然孩子愿意去深究最好了。不过就像我们学数学一样,有些东西等我们去应用或者有了一定阅历之后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所以为什么当下很多让孩子背四书五经的,就是想让孩子先记住,毕竟这个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时候。
44、例如: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诗的韵脚是韵母an,因此在记忆的时候,可以记住韵脚的字,从这个字来扩散到这句诗,从而加深记忆。
45、对仗记忆法
46、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也是大众一个实际问题。
47、针对这个问题:本人感觉跟教导老师有关。一,教导老师自已要把功课做好,不做好功课,连他本人自己都不懂其诗人意境。拿着一本教科书照书上知识去教导,一般是不会深彻奇透。二,懂得其寓意,最好自己去效仿,做一首诗给孩子们理解,同时让孩子们也去效仿。只有这样,孩子们将会真正理解诗人的用意和心情。
48、要讲古诗里描述的故事,让他对所学的诗词有感。例如:陆游与唐婉的诗〔钗头凤.红酥手〕和唐婉和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
49、我小的时候,大约六七岁吧。父亲就要求并强迫我背唐诗。那时我还小,不懂里面讲了些什么,只觉得枯燥无味。于是,往往象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但小时候记性好,基本上父亲要求背的唐诗都能背下来,至今我还能背出许多古诗词。
50、记得父亲第一次教我读的诗是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那时我还小,不理解其中的意义,直到有一天。我那时七八岁吧。在吃早饭时,不小心把面包掉在地上,我随手检起来扔进垃圾桶里。父亲看到后,狠狠地打了我一个耳光。严厉地说:“捡起来,吃了它”。“脏了,不能吃”我解释道。“你还嘴硬”父亲更火了。我只好捡起来,连面包皮都不敢剥,吹了吹面包连皮一道吃了下去。过后,父亲叫我背一百遍李绅的《悯农》诗。我边哭边背,整整背了一百遍。直到那时,我才隐隐约约地懂得这首诗的含意。也从那时候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这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我的一生一首唐诗改变了我,他培养了我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至今不变。三十多年过去,记忆犹新,终生难忘。后来,我背了更多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的诗,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虽然,背不了唐诗三百首,但也能背出一百多首。通过读唐诗背唐诗,渐渐地知道古人是那样地有才华和智慧,写出了一首首经典的诗词,懂得了诗人写诗的心境。在他们的古诗词中,看到了诗人满腹惆怅,看到了诗人的肝肠寸断,看到了诗人的悲欢离合,看到了诗人的对酒当歌,一一诗句成了的经典。有的让人潜然泪下,有的让人陷入沉思,有的让人开怀大笑……。
51、画图法快速背古诗
52、所以我们看到,古人对于诗从来都不能只靠简单的读出来,而是要“吟”,要“咏”,要“讴”,要“歌”。通过这种方式读诗,人能够最切近、最熟习地使用语言,而不是通过“明白”和“理解”。就好比我们穿鞋为例,我们对一双鞋子的尺寸、材质、样式等等研究得再透彻,又怎能比得上我们就把它穿在脚上,最后忘了脚上有穿鞋来得与它熟习、切近、亲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