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穷千里目这里的“穷”并非指“贫穷”,而是“尽”“望尽”的意思.全句为“想要望见更远处的风景,还要再登上一层楼.”
2、更上一层楼。
3、黄河入海流。
4、不是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表面意思是,想要看得更远一些,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常形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银河落九天”是形容李白《望庐山瀑布》中诗句,形容的是瀑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情景,两者风牛马不相及,意思完全不一样。
5、注: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该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8、《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0、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11、《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12、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13、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14、欲穷千里目,
15、【示例】:既道尼山出世,又召东山入梦,镜里是真木.炯炯明看汝,.◎清·王夫之《水调歌头·放言》词【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16、白日依山尽,
17、“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18、登鹳雀楼
19、《登鹳雀楼》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笔下。一手五言绝句,却把景色描绘得如此雄伟壮阔,用眼前情景悟道人生的哲理。这首诗的精髓之处就是这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千里目不是说有千里眼,而是指远望之目。
20、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是想把这千里的风光景物都看到,就要攀登上更高的城楼上。这里写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乐观心态、还道自己心怀大志,同时也告诉世人,人要站得高才能够看得更远,这句话也被后人作为人生哲理。
21、王之涣〔唐代〕
22、更上一层楼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出自】: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3、唐王之涣
24、《登鹳雀楼》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诗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字面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襟。原文: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25、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6、登鹳雀楼中的千里目指眼界宽阔。出处: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鹳雀楼
27、登鹳雀楼中的“千里”,这里的“千里”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以上三观,无论哪一种,都要从大处着眼,而不是仅仅计较于眼前的点滴和小小的个人得失。要从更高处感受世界广博和宇宙的宏大!本诗言简意赅,高屋建瓴的对三观进行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