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老子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优选178句】

59

老子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3、释义:不尊重老师,不借鉴得失,自以为聪明,其实却是已经迷失了自己,这就是奥妙要诀啊。

4、我觉得孩子胎教的时候就可以給他读了,出生后可以持续。只是那个阶段更多是读給孩子听,营造一种氛围。三岁以后,可以尝试教给孩子读了,因为那个时候进入了快速吸收期,孩子学了马上就能自己背诵出来,即使不识字。

5、至于《道德经》这样的哲学文本,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先做到熟读,这种熟读不一定要在短时内完成,可以以节选的形式,从五六岁开始一直到十岁,每一年都有新的内容呈现。至于能不能做到通篇的背诵,这个以每个孩子的特性决定,不必强求,毕竟当代社会不是考察人的记忆能力作为唯一考核的标准。

6、出处:《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其实按古人的教学方法,无论他懂与不懂,先让他会背,会背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在实践中慢慢的理解、运用。

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0、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1、人生一定要有梦想,谦退无私才能成大事。

1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3、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1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5、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16、惟道是从,因任自然,有些事不要做过头。

17、释义:有的人在受宠或者失宠的时候,都会惊慌失措,那种在意程度,就好像在意自己得了大病一样。之所以会特别担忧在意,是因为有一个“自我”存在,如果可以做到无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18、所以有的文化思想可以教给孩子,有的文化思想绝对不可以教给孩子!

1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0、清静无为,远离死地,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2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2、赏析: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不用空洞的言辞教化而使民自化,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它滋养了万物并不横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功绩才不会泯没。

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24、【译文】

25、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26、为人处世不要依据太多主观判断,

27、你为别人提供帮助,解决难题,别人自然对你产生好感,愿意和你进一步来往合作,这样你的人脉和资源越来越多,想不成功都难。

28、比如说,领导因为你表现好,夸奖你,提拔你,你因此感激涕零,不知道何以为报,害怕对方以后冷落自己,同时又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达不到对方的要求,这样思前想后,坐卧不安,那就是受宠若惊。你太在意领导对你的态度,甚至自己生了病都没有这么在意过。

29、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0、保持一种简单的快乐,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心态。

老子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31、曾国藩擅长所谓的识人术,自有其一套理论方法,曾国藩颇以这些方法而自得,甚至写了一本《冰鉴》,号称“体察人性,洞悉人心之作”。但是,这些识人术,真的是灵验准确的吗?根本不是。

32、无我之人,可以无往不利

33、不仅如此,这人总能找到理由把曾国藩暗自吹捧一下,但是又不着痕迹,听起来真诚自然,发自肺腑,这让曾国藩暗自称许:这年轻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留在军中委以重任,一时间,怎么看这人怎么顺眼,简直当成忘年之交。

34、而一旦受到冷落,受到非议、讥讽,也会非常的敏感,反应强烈,坐立不安,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好像在意自己得大病一样。

35、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孩子从五岁或六岁开始,机械记忆呈上升趋势,所以这个时候熟读或背诵一些文资材料,学习外国语言都是较为合适的时间。也就是市场上宣传的“黄金期”。

36、再能说,赶得上苏秦口才好吗?再长袖善舞,比得上李斯的才智吗?这两位的结局不说都知道,虽风云一时,却凄惨无比,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有术而无道。

37、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3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9、这个五岁以上的孩子

40、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2、得意忘形,便会乐极生悲,功成身退也是一种智慧。

4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6、凡事一定要适可而止,好心态赢得好生活。

4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8、老子为官做人的名言警句

49、处世应当心中明白而外表浑厚,所谓心中明白,就是知道人事的缺失,而外表浑厚,则是悉数接纳,使贤而骄者谦之,愚而卑者明之,各获其利。就像阳光之化育万物,既照园中牡丹,也照原野小草,使两者皆欣欣向荣,这才是上天的好生之德。

5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1、过了几天,曾国藩拨给年轻人一笔不小的款项,用于采购必需品,没想到几天之后,手下亲兵急匆匆来报——那个青年才俊是个大骗子,已经携款潜逃!

52、最好不读大人弄不懂的道理,强加给小孩,无益。有人认为道德经消极,还有人认为老子思想柔弱不争。有人认为是长生修仙经。要修行小孩也太早。修行只适用于衣食无忧的富户大家。把这种思想传输给小孩,以后怎么立足与弱肉强食的狠性社会?全世界都重视道德经,道可道打遍天下无敌手,可见难度有多大,至今没有几人敢说,读懂老子,尹喜。读不懂他二人,只读经文没用。说大话的都是骗子。

53、小不忍则乱大谋,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5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55、换言之,所有的理论,规矩,规律,方法,经验,技巧,都未必完全精确,对于经验之谈,不能过于信任依赖,因为这些都是因你的主观认知而得来,如果轻易相信,过于依赖,往往不能认清客观事实,弄巧成拙。

56、那个东西,最好是别教孩子背,原因如下:(实属个人浅见,如有不妥,甘拜高人指教)道德经讲求无为而治!如果一个人到五六十岁还是一事无成,那么,拿它来看看,然后用无为而治来安慰一下自己一生的一事无成也罢了,就当是遵循了道家古人先贤无尚的智慧,活出了一个有道的人生!免了自己对自己的一事无成感到无比的悲哀。但是这种思想之与人生还未起步的小孩子,那会是什么好事?且不说其文字语言秽涩难懂,小孩子背了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也倒是好的,万一小孩子的天性非要弄懂意思,而你又精确地教授给了他。想想会对孩子的人生思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会觉得世界上本就应该无为,然后自己遵循道德经的理念,不学习,不作为,不思考,不积极向上,不考虑将来,只一事无为的混迹于这个世界。那孩子以后的人生会过成什么样?这岂不是害了他!

57、作为学者去研究、去赋予道德经当代意义当然无可厚非,个别爱好甚至痴迷道德经也没什么多大问题,然而要全面展开传播普及,大可不必,由于历史条件限制,道德经存在很多局限,况且,在哲学之上有科学,现代哲学努力向科学靠拢,还是奄奄一息。

58、真正聪明的人不卖弄自己,忧患只能来自我们自己。

5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0、此经之理通天入地,超越时空,过于抽象,连大人也头痛,何况孩子?即便全会背又怎样?若不能落实,都是白费气力。经文不等于智慧,不是让孩子学学,马上就聪明的。从根本讲,提高孩子的智商,不靠读哪本书,关键在引导他“学而能思,思而能行,行而能久”,自然生发出个性化的见识,集中用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即可。由浅入深的读,建立在“兴趣、习惯、志向”基础上的巧读、精读和广读,才最有针对性。相反,家长一上来就推孩子读最难的经典,会使他生畏惧感,挫伤进取心和积极性,欲速不达。为孩子选课外书,不能脱离他的实际,否则是拔苗助长,得不偿失。

老子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6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3、说到解释的问题。有一派学者认为少儿期不需要解释经典,记住就行。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从教育心理学上,我认为柏拉式的“产婆术”并不适用所有知识的获取,有了一定的知识和人生经历的年纪,用启发式的产婆术教育法是适合的,而此时的少儿并不具备。所以,我坚持给予适当的通俗解释。比如,解释何为道?就可以解释为,“它很不好定义呀,我们姑且可以解释为一切东西包括动物人类最初的样子吧”这种解释准确吗?不准确,至于《道德经》这样的哲学文本,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先做到熟读,这种熟读不一定要在短时内完成,可以以节选的形式,从五六岁开始一直到十岁,每一年都有新的内容呈现。至于能不能做到通篇的背诵,这个以每个孩子的特性决定,不必强求,毕竟当代社会不是考察人的记忆能力作为唯一考核的标准。

6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6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6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7、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68、过一种快乐而不享乐的生活,保持自我,不入流俗。

69、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70、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71、释义:人生在世能够学问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两种能力:“提得起”是做学问要“为学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为道日损”,一切放下。但是普通一个人,能够具备这两种能力,两种智慧,两种勇气,所谓智勇双全,就太难了。

7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3、有数而无道,必自讨苦吃。很多人自以为头脑聪明,口才好,善于察言观色,就喜欢玩一点策略计谋,与人打交道动不动就耍一点小花样,其实这种人是最愚蠢的。

74、天之道,其犹张⼸欤?⾼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补不⾜。⼈之道,则不然,损不⾜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5、知⼈者智,⾃知者明;胜⼈者有⼒,⾃胜者强。

7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77、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78、现在国家根据科学家的建议,不提倡孩子从小学习深奥难懂的东西,甚至不提倡小孩子学写字,所以对小孩子的教育还是要因人而异,一是看自己有没有这水平、时间丶精力。二是,看自己小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能不能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教育小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揠苗助长不可取!

79、赏析:众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的时候,丑就会显露出来了;众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善的时候,恶就会由此而产生。

8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1、推己及人,就应该知道人我本是一体不二,若能将心比心,真心实意把别人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则可以无往不利,所作必成。

8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4、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8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86、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8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9、【原文】

9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91、看过一篇新闻报道——有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孩子视如生命,孩子冷了,热了,疼了,无不让他牵肠挂肚,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然后再忙也要陪孩子写作业,给孩子讲故事,在他眼里,孩子就是天使。

92、释义: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应诺与斥阿,都是一种声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别?

93、释义:知者不言,知道万物变化无穷无常的人,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质,故而不言。言者不知,能描述出来的道理的人,还是没有了解大道之变化无穷的本质。

9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95、自我意识,是烦恼的根源。

96、不要被贪欲所左右,用辩证思维去观察世界。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8、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9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00、释义: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10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02、保持纯真自然之美,坚持纯真的本性。

103、老子说,我们之所以如此在意,是因为我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对自己的主观感受念念不忘,焦急忧虑,而如果可以做到无我,那么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

10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05、不自满才能不断进步,看透人生的祸福变换。

106、道德经是道家经典,道德经有三宝,一曰慈,二曰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当然道德经也是阐述自然原理的书籍,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孩子有可能比我们更懂道德经的真谛!因为年龄小的孩子先天之气比大人更重,比大人更容易与自然互通!所以孩子越早背道德经越好!就算上面的观点大家都不认同,就拿道德经的背诵当成孩子大脑开发的一部作品也是好的!大脑是用不坏的,越早开发,对孩子来说越好!有些经典,还是要在孩子13岁前都背诵下来是最好的,会跟着孩子一辈子,永远受益!社会在进步,但是历史永远都像车轱辘一样无限的轮回……看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每一代人担忧的东西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我建议,孩子越早背诵越好,不用在意年龄!

107、老子《道德经》:两条处世天规,暗藏大智慧,若能悟透,成就非凡。

108、老子的20个人生格言!救了多少人的一生

10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10、某年,一个年轻人来曾国藩军营造访,曾国藩观其言,察其行,觉得这人举手投足之间颇具威仪,正气凛然,谈吐不俗,而且对于曾国藩的询问,对答如流,见多识广。

111、时下,各种“识人术”、“观人法”大行其道,其实那些玩意儿一下还是可以的,实际生活中根本没有用处,为什么呢?术,是心智思辨的产物,而万事万物真正遵循的是什么呢?——道。若不懂道,再高明的术也是隔岸观火,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

112、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为什么情感不一样了?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了,所以,他真正在意那个孩子吗?——不是,他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感受,真正爱的也是他自己而已。

113、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11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15、有朋友会说,不一定吧,比如人的情感也不真实吗?爱一个人难道也是在意自己的感受?你别说,真还就的的确确如此!当你爱上一个人,你有没有想过——你真正爱的,也许并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人带给你的感受。

11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17、老子的道德经,最厉害之处就是书中蕴藏的顶尖思维,你如果想要有超凡的成就,首先要有脱俗的思维,穷则变,变则通,真正厉害的人,如果觉得自己固有的思想观念行不通,会在以上这两点“做出改变”,可以快速打开局面,往往越来越走运!

1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120、立身处世的三件法宝,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老子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12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22、最好是给孩子讲解、

123、释义——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感受可以通过命名定义、阐述描绘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人的表达描述,和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之间,必然存在差异。

124、楼主好!你对《道德经》可能有误解,各成长阶段的孩子都不必首读此经。下面简介些知识,一看就懂,供参考。

125、【1,“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第一原则】

126、而应该全面客观的看问题

12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28、就可以被了、

129、出处:《道德经》

130、老子说,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到别人的恩惠,赞扬,或者追捧,就会感到诚惶诚恐,无形之中感到非常大的压力,很怕自己做不到位,而令对方失望。

131、八九岁比较合适。孩子这时候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了,大人能够和他沟通了,也就是可以给他做一些简单解释了。年龄再小时,你给他解释他也听不懂,慢的她就失去了兴趣。

13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3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4、对身边的人,包括你的领导,客户,朋友,同事,都能像对待自己一样,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自己有什么需求就该考虑到朋友有什么需求、客户有什么需求,然后想方设法,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让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保持一致,这样,别人只会帮助你,促进你得偿所愿,而不是阻挠你,攻击你。

13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道德经》

13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7、治人事天,莫若啬。

138、【评析】

139、出处:《老子·五十六章》

14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41、我觉得从孩子胎教就可以开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妈妈相比爸爸而言责任更大,母子连心,从孩子在你肚子里有意识的那刻起,你就已经开始对他或她的日后有影响了,你怀孕间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感知了,虽然他听不懂你的用词但他却可以感受到你内心的变化,出生之后有时间就可以给他读,等到他会说话的时候他一定会很快说出一些你教过的词,小时候是背诵的阶段,长大成人是领悟的过程,孩子的教育是条线,而不是一个个点,教育是一辈子的问题学习也是一辈子的事情,一代接一代。

14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3、掌握好说话办事的分寸,做人做事都应善始善终。

14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4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4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48、美丑并无一定的标准,要看个人的喜好而定。如果对事物美丑太过挑剔,则世上没有几件事是我们能够接受。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善恶美丑原是相对的,如果执着于自己所相信的美,而不能接受整个世界的本有现象,那便是“与物不契”。相同地,贤愚之分也是如此,孔子教人不分愚贤不肖,倘若只接受贤者,而摒弃愚者,岂不是使贤者愈贤而愚者愈愚了吗?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贤者?尚贤弃愚,难怪要与大多数人不亲了。

149、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5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151、但是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看到的也许是假象而已,如果对方是个善于伪装之人,并且对他的底细了如指掌,有针对的投其所好,那他的那一套就不管用了,事实上,曾国藩也的确因为轻信自己的判断而吃过大亏。

152、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以柔克刚才是取胜上道。

153、学会宽以待人,解怨不如不结怨,不自大才能成其大,相信未来总是有希望的

15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玻夫唯病病,是以不玻

15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56、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创造“天时”与“地利”。

157、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5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59、归根结底,人真正在意的并不是别人,也不是别人的态度和看法,而是自己的感受。或者说,心底的妄念。

160、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1、稳步推进胜于强出头,善于借用他人之力。

162、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曾国藩再有本事,总结的都是他主观的认知和判断而已,他会根据对方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来揣测对方的脾气秉性,人品境界。

163、劝学的经典名言警句34条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4、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65、其中的道理。

16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6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68、人真正在意的,其实是自己。

169、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7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71、但是有一天,一个偶然的发现,他知道孩子不是自己亲生,马上就变样了,怎么看这孩子怎么不顺眼,甚至厌恶的不行,再也没心思接送他,更不要说给他讲故事了,根本没那个心情了。

17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73、人真正爱的人其实是自己,真正在意的也是自己,正因为人的本性如此,为了自己可以不惜一切,所以,老子接着说,——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如果能像爱自己一样爱天下人,那么天下都可以托付给他。

174、曾国藩顿时瞠目结舌。看来,经验是死的,人是活的,太相信自己的感觉,注定要吃大亏啊,凡事还是不要掺杂太多个人的主观判断,多站在客观角度,多方调查了解之后,再做出决定,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17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76、所以说,一个人没必要玩那么多花样,也不用挖空心思琢磨算计,只需要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然后稳稳当当,踏踏实实的按规律做事,按规矩做人,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老子道德经所言:执大象,天下往。

177、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7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