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2、描写中秋月亮或月夜的此喻句很多。1)中秋的月亮,那么圆,那么亮,象一盏巨大的明灯,挂在天上。又象是一个碧玉晶莹的玉盘,象一面光洁的镜子。
3、我来屋外去赏月,可是月亮好似在和我玩儿捉迷藏,一会露出来,一会钻进云朵里,总是不让我看见它。
4、她那玉盘思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5、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6、月亮并不总是顺心如意,有时瘦瘦的,可怜兮兮,弯弯的,像是有什么劳役累弯了她的腰,像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怎经得起旷宇中的海啸巨浪呢,,也似一把总在劳作的镰刀,够累的。看到了弯月,宋朝词人就发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感慨。
7、中秋节的月亮,像一个洁白的玉盘、遥挂在夜空中;中秋节的夜空,像一层即将揭开的黑黑的帷幕、笼罩着高兴的人们;中秋节的人们,像一块块欢悦的磁石,互相吸引、互相欢悦。
8、满月升起,银色的月光反射出几根羽毛状的轻云,这太妙了。
9、)月亮从东山爬上来慢慢地挂上村头的树梢。一轮弯月己经变成了金黄色的西瓜。
10、中秋的月又圆又亮,像个白玉盘,又像一面明镜。
11、我等了半天它终于出来了。先开始它是深黄色的,然后慢慢变淡,最后完全是银白色的了。
12、中秋节的月亮圆而明亮,像一块白色的玉板和一面明亮的镜子。
13、天空中月儿独占鳌头,月光照进了曾经的寝室,不知这时还有谁在遥远的地方和我一样坐在窗台仰望着未曾改变的夜空。
14、到了晚上,满月升起,地面上散落着一片宁静,像月光一样散落着银雾。
15、一轮满月升起,像灯塔一样,高悬在空中。
16、)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兰兰的天。
17、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18、她穿着素白色的衣衫,娴静而安详,温柔而的大方。
19、中秋的月亮那么圆,像个大玉盘挂在星空;中秋的月亮那么亮,像一面明镜被嫦娥握在手中。
20、扩展资料:
21、)一轮明月从东方慢慢升起,她象一面巨大的镜子照亮了大地。
22、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喜欢中秋月的皎洁;中秋节正当秋高气爽,菊花含苞,桂华金风飘香:中秋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膝下承欢,儿女笑灯前,菜美酒香。
23、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2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25、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26、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给大地披上银灰色的纱裙。
27、《阳关曲·中秋月》最后两句用了对偶、反问的修辞手法,句中“此生此夜”对“明月明年”,“不长好”对“何处看”,原文如下:
2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9、《阳关曲·中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0、满杏色的满月消消地从山口爬出,倒映在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