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古诗鉴赏答题模板【精选259句】

59

1、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2、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3、这两句诗点出“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大北方具体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4、先看题目,提取有效信息。

5、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6、我高一,这样的题确实很难,而且复杂多变。语文老师给了一个答题格式:

7、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8、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9、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借助于神话传说。

10、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11、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2、◆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13、北风行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14、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15、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如2000年秋考的填表题,填空题空格的前面或后面。2001年春考的18题中,“安史之乱”的提示,都为考生答题给予了人文关怀,注意了这些方面就有利于解题。

16、◆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17、第二部看看有没有修辞手法,一般情况下,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这么几个,夸张,拟人,必须范文设问。

18、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19、◆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20、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1、“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22、”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有生命力。

23、(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24、◆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25、◆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26、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7、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

28、◆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29、这两句诗还好在它不单写景,而且寓情于景。

30、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

31、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3、对古诗词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34、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35、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36、一个唤起了浓郁的春意,一个渲染了严冬的淫威。

3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诗眼型

38、第二步,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39、第四步,这种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怎样的旨趣。

40、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

41、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

42、”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43、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44、答题格式:总体评价+结合字句分析形式和内容上的艺术效果+所表现的诗人的感情

45、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46、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47、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48、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基本答题思路:1.从内容上看:①分析原因②靠中心③分析修辞的表1、修辞的作用

49、(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50、诗歌的艺术形象是诗人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统一,李白有着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自由豪放的个性,所以寻常的事物到了他的笔下往往会出人意表,超越常情。

51、(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5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

53、“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就是引用《淮南子·墬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54、◆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55、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56、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评价观点态度型

57、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58、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59、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60、古诗赏析就是鉴赏古诗,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61、第三步,如果诗歌中有描写手法,那么我们就要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的词语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这样赏析诗歌就简单了许多。

62、这里却说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这就极其鲜明地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已的强烈感情。

63、分析语言特点

64、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理解诗句含义型

65、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66、而幽州苦寒已被作者写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便不言自明。

6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炼字型

68、(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9、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70、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71、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

7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73、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74、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75、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伤,更那堪“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物在人亡,倍觉伤情。

76、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

77、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78、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79、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80、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81、分析:腊梅象征人生,北风让人联想到恶劣的环境.默默地吐着芬芳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变化,是全篇画龙点睛之笔.思考此问题应在人生启迪上多想一想.

82、◆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83、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

84、李白另有两句诗:“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二者同样写雪,同样使用了夸张,连句式也相同,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却全然不同。

85、这是一首乐府诗。

86、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87、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88、【赏析】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

89、“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

90、不同的艺术效果皆因作者的情思不同。

91、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92、”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

93、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94、第三步,结合诗歌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95、第一步,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96、答题步骤:

97、“黄河捧土”是用典,见于《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是说黄河边孟津渡口不可塞,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当更不可塞。

98、日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句,又同“唯有北风”互相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

99、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00、◆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01、第三步,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102、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103、第四步,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在赏析古诗中最重要的就是写情感,有时情感就是的分点,你没有写上这一条,你就不会得到分数。

104、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10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106、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107、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108、“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09、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110、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

111、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112、《北风行》就属于这后一类。

113、结构方面的作用

114、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

115、◆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116、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17、这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

118、赏析句子的方法: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119、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

120、(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121、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22、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123、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十个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124、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府诗是“出鬼入神,惝恍莫测”亭送别作者:【徐浑】年代:【唐】体裁:【七绝】类别:【未知】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125、(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26、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127、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128、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

129、看注释,方便理解诗词。古诗文鉴赏的经典问题题型:诗歌的xx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此类经典问题答题模式:通过xx的意境,表达了xx的感情。或(诗歌的xx句描述了这样的······,有这样的······作用)。做题方法:紧抓意象,结合形容词、副词描写图景。阅读题答案尽量筒洁精炼又全面,可从分析文章结构,结合文章内容(文意)下笔。结构分析有6个方面:首尾呼应、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埋伏笔、做铺垫,设置悬念。也可从分析人物性格,细节结合文章来写。我还有更详细的答案不懂可以追问!

130、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131、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如2000年上海卷,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132、怪诞离奇的神话虽不足凭信,但它所展现的幽冷严寒的境界却借助于读者的联想成为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

133、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

134、◆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135、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评价题型

136、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原由。

137、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138、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常见的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等.

139、答题模式是:

140、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141、(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142、第三步,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或技巧的原因。

143、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144、第一步,准确的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145、第一步,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146、思妇的愁怨多么象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这两句诗恰似火山喷射着岩浆,又象江河冲破堤防,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147、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148、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149、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境型

150、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的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151、◆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152、这正是他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征。

153、(1)认真审题

154、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情感、主旨型

155、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语言风格型

156、北风号怒,飞雪漫天,满目凄凉的景象更加浓重地烘托出悲剧的气氛,它不仅又一次照应了题目,使首尾呼应,结构更趋完整;更重要的是使景与情极为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人几乎分辨不清哪是写景,哪是抒情。

157、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158、“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

159、(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160、)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161、朋友的船呢?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

162、第一步,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163、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164、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

165、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166、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167、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168、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69、”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170、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71、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分析诗眼类

172、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173、诗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74、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175、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176、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而作。

177、”(《李太白全集》)李白的乐府诗,不满足因袭模仿,而能大胆创造,别出新意,被誉为“擅奇古今”(胡应麟《诗薮》)。

178、◆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179、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180、第三步,指出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181、第二步,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182、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183、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184、第一步,找到诗中描绘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185、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186、答题思路:

187、(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188、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

189、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190、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91、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192、◆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193、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

194、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195、作者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

196、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19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分析语言

198、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仿佛中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

199、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200、第二步,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遥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201、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20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203、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204、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排遣愁怀。

205、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206、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207、(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08、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209、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自可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宛然在目。

210、◆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11、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表达技巧型

212、◆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213、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并不都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复杂地运用。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要注意在具体语境、整体诗境中分析艺术特点,不要简单地陷入术语、概念的怪圈,有时候还要根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题干要求,从规定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

214、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一词领全诗型

215、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

216、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217、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218、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219、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

220、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画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同情。

221、这里没有对长城作具体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定是长城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格外忧虑不安。

222、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23、九、注意明察考题暗示

224、第二步,结合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25、(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226、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227、(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228、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229、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230、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

231、“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尽北风凛冽之形容。

232、这位思妇正是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

233、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34、叶燮的《原诗》又说,夸张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

235、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36、诗歌赏析的第一步读题,只有你读好了题目才能明白考点,才能对症下药。

237、(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38、“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将种种离愁别恨、忧思悬想统统化为极端痛苦的绝望心情。

239、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240、(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41、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242、第一步,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243、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强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如例句中运用拟人的修辞,使语言形象生动具体,体现了腊梅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下所表现的坚韧、顽强,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244、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足以显示北方冬季特征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245、第四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246、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象型

247、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248、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249、(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250、(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51、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252、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253、(3)抒发什么情感

254、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255、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256、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比较评价题型

257、他的近一百五十首乐府诗,或“不与本辞为异”(胡震亨《李诗通》),但在艺术上高出前人;或对原作提炼、深化,熔铸出新的、寓意深刻的主题。

258、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259、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滇ICP备2023009294号-119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