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白话文释义: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5、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6、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7、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8、①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9、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0、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11、《舟行即事》
12、《春夜洛城笛》
13、《月下独酌》
14、李白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一
15、④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16、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7、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18、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19、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20、《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2、唐·李白
23、白话文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24、文学赏析:
2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7、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28、李白的思乡诗:
29、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出自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30、全诗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31、举头:抬头。
3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出自唐代:张九龄《望月怀古》
33、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3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36、李白《静夜思》
37、疑:好像。
38、《静夜思》
39、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4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1、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自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2、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43、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44、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45、②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4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春夜洛城闻笛》
47、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4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闻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9、白话文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50、画舸寒江江上亭,行舟来去泛纵横。无端添起思乡意,一字天涯归雁声。
51、梁燕语多终日在③,蔷薇风细一帘香④
52、静夜思李白
5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5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李白的“乡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思”。“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贺知章的“乡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的“乡思”。可以这样说,有唐诗宋词的地方,就有绵长的思乡之情。
5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6、白话文释义: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57、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58、春残何事苦思乡①,病里梳头恨最长②。
59、白话文释义: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只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60、表达思乡之情是我国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永恒的主题。古诗中的乡思处处可见。
6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沙归泛汝,连动下渔舟。
6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63、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诗人的思乡之情。
6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5、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三大诗人,他见证唐朝的兴盛和繁荣,诗风浪漫,独爱七绝诗,他的思乡诗和咏月诗也写的独具特色,如,静夜思,月下独酌,古朗月行,关山月,白头吟,梁甫吟,将进酒,蜀道难,行路难。
66、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67、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68、⑤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69、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70、③“窗”的通假字。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71、举杯邀明月,对饮自成双。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
72、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7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渡荆门送别》
74、扩展资料:
75、《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平日喜欢饮酒作诗,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静夜思》、《行路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76、年代:宋作者:朱淑真
77、《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旅居在外的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
78、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79、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80、床:此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今传五种说法。
81、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82、李白的,关于月亮的,关于想念的,符合三个条件的只有一首《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