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精选好句49句

59

1、苏东坡晚年用24个字,回顾了自己的一辈子的生活。虽然很自嘲,但是其中有多少感慨又有多少悲苦。壮志未酬的一辈子,晚年依然沦落。其中悲苦,唯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懂得。

2、两个月以后,苏东坡溘然长逝。

3、不系之舟

4、自题金山画像

5、出自《自题金山画像》宋代·苏轼

6、身如不系之舟。

7、问汝平生功业,

8、——苏轼憾悟自题生平

9、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10、身体像一艘没有缆绳的船,自由自在地随波逐流尽性而泊;内心就像一棵已经烧成灰的树木,所以人间的成败毁誉又有什么关系呢?

11、不系之舟:指不用绳索缚住的船,比喻自由自在。语出《庄子·列御寇》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12、(苏轼在海南岛儋州获赦回归路过润州时,曾同表弟程德儒同游金山,见山上有一幅自己壮年时的画像,目睹相貌英姿焕发的昔年,对比如今的两鬓飞霜,不胜感慨万千,随即在原肖像旁书写了这首六言绝句,作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评价,读之令人握腕惋惜慨叹不止。

13、写完此诗,诗人的内心从此寂静无欲,不久后,一代绝世文豪陨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4、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15、临济门下有一位定上座,已参学日久,多年的修行使他已达到“现在公案,打迭不下”的境界。有一次他郑重其事地问临济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精神?”临济和尚也不回答,只见他走下禅床,一把抓住定的胸口,狠揍了他一下,并用力把他推搡走。定茫然若失,呆然而立,身体直得像一条棍子。旁边的一位僧人提醒他道:“定上座,怎么还不还礼呢?”上座向临济和尚作揖之际,豁然开悟。定上座直到这时才透过最后一关,真正获得了利己利他的大自由。一切本来现成,又要悟得便是。

16、心是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17、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内心像已烧成灰的木头,身体像没有系缆绳的船。形容内心充满绝望,身体犹如行尸走肉一般。语出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

18、原文如下:

19、①词目不系之舟发音bùxìzhīzhōu释义:不系之舟,没有束缚和缆绳捆绑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古代最早的来源:《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现代名句出处:诗人林冷的《不系之舟》诗

20、③不系之舟:相关诗文: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苏轼末年回首人生所作,应该是比喻自己漂泊一生。林冷《不系之舟》: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边有玫瑰、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

21、《自题金山画像》

2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23、常季说:“他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运用自己的心智去追求自己的理念。如果达到了忘情、忘形的境界,众多的弟子为什么还要聚集在他的身边呢?”孔子回答说:“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视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各种树木都受命于地,但只有松树、柏树无论冬夏都郁郁葱葱;每个人都受命于天,但只有虞舜道德品行最为端正,他们都善于端正自己的品行,因而也能端正他人的品行。保全本初时的迹象,必怀无所畏惧的胆识;勇士只身一人,也敢称雄于千军万马。一心追逐名利而自我索求的人,尚且能够这样,何况那主宰天地,包藏着万物,只不过把躯体当寓所,把耳目当作外表,掌握了自然赋予的智慧所通解的道理,而精神世界又从不曾有过衰竭的人呢?他定将选择好日子升登最高的境界,人们将紧紧地跟随他。他还怎么会把聚合众多弟子当成一回事呢!”

24、孔子到吕梁山游览,见一男子在那里游水,便赶上去问他:“吕梁瀑布深几十丈,流水飞沫远溅几十里,鱼鳖也不能浮游,刚才我看到你在那里游走,以为你是有痛苦而寻死,便打发学生沿着流水来救你。你游出水面,披头散发,一面走,一面唱,我以为你是鬼怪,但仔细观察,还是人。请教你,到这深水中去有什么办法呢?”那男子说:“没有,我没有办法。水回旋,我跟着回旋进入水中,水涌出,我跟着涌出水面。顺从水的活动,不自作主张,这就是我能游水的缘故。”所以,随机应变,与物迁移,不固守一端,不固执一辞,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前,一会儿后,这就是真正的通达之士了。

25、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

26、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27、夜阑风静縠纹平。

28、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29、黄州惠州儋州。

30、倚杖听江声。

31、意思是: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32、作者:苏轼

33、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的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成为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老”。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更不在阀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过知府)。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真是“满纸荒唐言”,然而这位“东坡看”最能够“白首忘机”。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34、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35、庄子在《德充符》中假托孔子和他的学生常季关于残疾人王骀的对话,指出经过验证而充实的“德”,是一种“忘形”与“忘情”的心态。

36、宋代:苏轼。

37、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38、这一年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抵达真州(今江苏仪征),六月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

39、问汝平生事业?黄州儋州惠州。

40、自题金山画像赏析:

41、《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在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所作。在这里,年老的他看到了之前的画作,不觉间回顾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首诗词带着几分自嘲,但同时也带有了无限的悲凉。

42、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本诗更是出语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诗人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心情后,就不能不对作者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苏轼“有大才气,真力量,所以沾濡涵泳,无昕往而不可,无所往而不能”!

4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44、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45、译文: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46、心似已灰之木,

47、②不系之舟,林冷的起点博客名称,林冷:起点高价买断主力作家,第一篇网络小说《醉花丛》在网上一月内走红,创日收入千元的记录,连续夺得网站新人王和鲜花王的称号后,被起点高价买断,《醉花丛》三月内结稿后,又出全本新书《秘笈》,目前正在上传的小说为仙侠题材的古典小说《太上引》,是以名著《西游记》的笔法,诠释了一个网络上走红的歌曲《白狐》,目前正在出版中!

48、公元1101年夏天,已经65岁的苏轼感觉到身体越来越老迈。就像每一个老人一样,他觉得生命也马上要走到尽头了。但此时的他就如同此前不断奔波的的一生一样,还依然走在路上。

49、整首诗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表现了东坡其人其诗特有的风格。读之使人击节可叹,极易受感染。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