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断绝。
2、伯牙善鼓琴选自《列子》,为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伯牙鼓琴
3、曰:说。
4、《乐俯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岛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列子问》: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穷其趣:彻底理解他的志趣
6、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7、不是。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一般都是虚构的。而伯牙鼓琴的故事只是个典故。是真实的历史故事。
8、逃:逃避
9、《伯牙与钟子期》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0、峨峨:高。
11、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12、夫:语气助词,无义。
13、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14、善:擅长,善于。
15、伯牙善古琴,钟子期善听。两个人伯牙谈的琴只有钟子期能听出来他内心所想,而钟子期也把伯牙看做自己的知己,两个人惺惺相惜,以至于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绝弦来表达自己失去知己,再也没有人懂得自己的孤独之感,因此知己难寻,且行且珍惜
16、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17、伯牙鼓琴不算寓言故事。
18、念:心里所想的
19、乎:语气词,相当于“啊”。
20、吾于何逃声:大意是我演奏的内容怎么也逃不过他听觉。
2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
22、善:语气助词,相当于“好”。
23、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妙啊”或“太棒了”。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24、【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 绝:断绝. 鼓:弹。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曰:说.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高. 洋洋:广大。 谓:认为。 之:他。 必:知道。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善:擅长 念:想到 【译文】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再弹琴了。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25、听:倾听。
26、阴:北面。又,《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东流;其阴,济水东流。”
27、伯牙绝弦
28、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心想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29、除了清、淡、中、和、远剩下三个是自己翻译的清:clear【高罗佩翻琴声十六法,下淡、中、和也是】微:【想表示精微的意思】或许imperceptible、sensitivesubtle澹:simpleethereal(这个词翻译空灵倒是不错,淡如果是古淡恬逸的淡就不合适了)小辞典作ofancientelegance远:profound【高罗佩翻的幽】或用remote中:balanced正:firm【采坚实之意】平:smooth和:harmonious
30、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31、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32、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33、少选:一会儿,不久。
34、卒:同“猝”,猝然,突然
35、志:心意。
36、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37、操:曲调
38、若:像……一样。
39、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40、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1、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42、《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伯牙善鼓琴。主要有两个故事,一是伯牙学琴于成连的故事。二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谢知音的故事。
43、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
44、巍巍:高。
45、得之:知道
4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47、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48、选自《列子》,讲述了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由于鼓琴听琴而产生的交情。
49、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50、伯牙弹琴,锺子期在一旁欣赏。当(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锺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过了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禁不住)说:“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锺子期去世后,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51、洋洋:广大。
52、志在太山:心中想到高山。
53、鼓:弹。
54、鼓:弹奏。
55、译文: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56、伯牙善鼓琴告诉我们:知己难寻、知音难觅。
57、中心思想:此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主人公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谊,以及知音难寻,珍惜知音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