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情并茂【shēngqíngbìngmào】:引伸为美好,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出自清·珠泉居士的《续板桥杂记·张玉秀》:“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2、你的朗读声音清晰,字字珠玑,委婉动人,很好地打动了听众。
3、抑扬顿挫【yìyángdùncuò】:意思是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出自西晋·陆机《遂志赋·序》:“崔蔡冲虚温敏,雅人之属也。衍抑扬顿挫,怨之徒也。岂亦穷达异事,而声为情变乎。”
4、朗朗上口【lǎnglǎngshàngkǒu】: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出自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5、评“情感共振”
6、表达自然流畅,动作合理,自然大方。
7、你的朗读节奏把握很准,抑扬顿挫,起伏有序。
8、形容“朗诵好”的四字词语:声情并茂、书声琅琅、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咄咄书空、飞书走檄、热情激昂、昼耕夜诵、莺声燕语、金声玉润、锵金鸣玉、凤鸣鹤唳。部分词语解释:
9、以上词语的基本解释:
10、可以用来赞美别人诗词朗诵得好的词语:声情并茂,感同身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慷慨激昂,书声琅琅、朗朗上口。
11、(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
12、铿锵有力【kēngqiāngyǒulì】: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出自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诗:“我们的,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不用感情,而是用电闪雷鸣般人生的经历。”
13、书声琅琅【shūshēnglángláng】:意思是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出自宋·李昭玘《上眉扬先生》:“每相过者,论先生德义,诵先生文章,堂上琅琅,终日不绝。”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14、吐字清晰、语速恰当答、声音洪亮,节奏优美。
15、慷慨激昂【kāngkǎijīáng】:意思是指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出自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16、声音温雅磁性,松弛有度,或如涓涓流水润泽心灵等。
17、你的朗读声情并茂,极富表现力,把作品的思想感情都表现出来了。
18、评“感知体验”
19、感同身受【gǎntóngshēnshòu】:意思是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出自《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
20、声情并茂[shēngqíngbìngmào]
21、主要通过朗读体验,使课文语言所表现的客观生活画面,在学生脑海里逐渐清晰,学生的思想感情逐渐与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融,课文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已有经验情感产生共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评价时可从重读、轻读、语速、语调等方面进行。
22、……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伟大祖国!
23、感情丰富、富有创意、引人入胜,准确把握作品内涵与格调,把诗词的意境表现的显得淋漓尽致。
24、学生们朗读,吐字清楚,标准,声音洪亮,齐声频率整齐,……面对才走进校园时间不长的小学生们,老师与你们共进!
25、评价他人朗读好坏的语句:
26、还没走进教室,朗朗的读书声就传进耳朵里:
27、这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课文,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评价的时候就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评价。
28、出处: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29、朗诵富有韵味,表现力和感染力,声情并茂,能与观众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