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刘邦。韩愈本来被封为楚王,是,异性王,但是因为来犯了过错被降为淮阴侯。
2、高渐离,战国末燕人,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秦灭六国后,受秦王邀请来王宫击筑,但高渐离刺杀秦王不成,反被秦王所杀。
3、高渐离不是淮阴侯,高渐离是燕国乐师,淮阴侯是韩信的爵位,两人毫无瓜葛。
4、刘邦要建立一个刘姓家天下的统一王朝,必然要对削除诸侯王的威胁,后来汉室把同姓王都灭了何况异姓王,
5、第二点,忠义。其一,对于漂母的报答。其二,对刘邦的忠。
6、“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韩信的身份从王到侯,最终定格在了反贼。
7、柴武也是很早跟随刘邦的将领,他是后来斩杀背叛刘邦的韩王韩信的名将,不是淮阴侯韩信,柴武也参与韩信攻齐之战,在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打败齐军,并攻破了田既的齐军,因功被封棘蒲侯,他在西汉功臣表中排第13位。
8、总之,韩信是司马迁笔下的悲剧英雄。
9、但由于守旧思想作祟,韩信在楚汉之争时利用局势逼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以得罪刘邦集团的代价转变为刘邦必须消灭的头号异姓诸侯王。这是韩信人生以悲剧收场的主要原因,算得上“自作孽,不可活”。
10、善于谋划布阵却无政治谋略,不识时变;
11、雄武有余却居功自傲;
12、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13、丁礼最初是以中涓骑兵的身份在砀县跟随刘邦起兵,后来担任骑将,参与了还定三秦之战以及韩信破齐之战,作为灌婴的部将一起归属韩信指挥,参与攻打龙且之战,因功被封为正奉侯,在西汉功臣表上排第42位。
14、司马迁将淮阴侯韩信写入“列传”而不是“世家”,叫《史记·淮阴侯列传》。
15、二是政治庸才。(1)政治思想落后,他终极目标就是封王,不具有前瞻眼光,封了齐王就满足了。(2)政治思想单纯,具体表现在拒绝武涉,蒯通谋反游说的事情上。(3)居功自傲,自恃功高,目中无人,曾“羞与绛、灌等列”。功高盖主,人臣大忌。
16、傅宽是魏国人,他以魏国五大夫的爵位,和骑兵将军的身份跟随刘邦起兵,在韩信灭齐国之战中,傅宽跟随曹参一起作战,先在历下打败齐军,然后追击齐国守将田解,攻陷齐国的博县,因其平定齐地有功,受封阳陵侯,他在西汉功臣表上排第10位。
17、前面讲过了灌婴是郎中骑兵的首领,手下有一支刘邦唯一的快速机动部队,韩信攻齐之战时,灌婴归属韩信,率领骑兵打败了历下的齐军,攻下了临菑,活捉齐国守相田光,斩杀齐国将军田吸,在潍水随韩信一起打败了龙且,就是灌婴手下的将士斩杀的龙且,灌婴亲手还活捉了周兰。
18、韩信性格上的优点有几方面,正是这些优点,使得韩信能够起身于平民,最后取后封侯的功业。
19、如果韩信安心当淮阴侯的话,刘邦起码能保证韩信善终,韩信甚至可能迎来人生的第二春。可惜的是,韩信却公开表达对列侯的不满,使得刘邦始终不能消除对韩信的疑虑,最终导致韩信死在了钟室之中。
20、除了以上7名将领之外,还有孔聚与陈贺两位将军,从这一战来看,刘邦派了不少功臣名将协助韩信作战,所以韩信取得的战绩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也包括了这些将领的功劳,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曹参、孔聚、陈贺三位将军,因为他们三人参与了韩信的所有战争,而其他将领大多只参与了韩信攻齐之战。
21、是的。汉六年(前201年),汉高祖刘邦伪游云梦,逮捕了楚王韩信。不过刘邦并没有杀了韩信,而是将韩信改封为“淮阴侯”。而韩信对封“淮阴侯”非常不满,此后是牢骚满腹、日益怨恨,最终引来的杀身之祸。
22、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
23、读《淮阴侯列传》,感到韩信人物:军事天才,政治庸才。
24、随后灌婴继续在当地平定,随后开始南下攻打楚军,并最终与刘邦在垓下会师,灌婴在韩信破齐之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西汉功臣表中排第9位。
25、所谓树大招风,天下已经安定了,作为功臣知进也要懂得知退,刘邦削了韩信的齐王,他仍没有危机意识,收留败将钟离昧,虽然把钟离昧的人头献上了,仍然不能释疑,为什么?你是畏罪才献上的,如果你第一时间把钟离昧绑送到刘邦眼前,那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云梦被擒这事,韩信还落了一个“卖友求荣”的骂名,
26、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后世学者谈到“韩信封淮阴侯”时都对韩信抱有过分的同情。然而韩信以及那些学者不明白的是,“淮阴侯”是刘邦给他的“免死金牌”,如果韩信正确对待“封淮阴侯”,那他就不会死于非命了。
27、丁复原本是赵国将领,后来加入了刘邦军队,是刘邦手下楼烦部队的将领,参与了还定三秦之战和韩信攻齐之战,配合韩信打败并杀死了龙且,丁复被封为阳都侯,在西汉功臣表中排第17位。
28、一是军事天才。(1)谋划能力。初见汉王,他指出项羽的强大只是表面的,让刘邦反其道而行之,“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2)实战能力。他袭击安邑,袭击历下,败楚20万人。
29、韩信的淮阴是刘邦封邑的。韩信是秦末汉初刘邦阵营的“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打赢楚汉战争立了大功,在刘邦建立大汉后,对于功臣大肆封赏,韩信被封为了楚王,但是刘邦对于异姓诸侯王很是忌惮,此时发现韩信收留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昩,就被传出了韩信要造反的谣言,但是韩信天真的认为自己只要把钟离昩交给刘邦就会洗清自己的嫌疑,于是钟离昩自尽,韩信带着他的首级去见了刘邦,刘邦对于这些异姓王正好甚是忌惮,于是大做文章,认为韩信虽然自己没有谋反,但是收留项羽旧将还是有异心,于是就废黜了他的王爵,降为了淮阴侯,不久后就被皇后吕雉联合萧何杀死在宫中。
30、汉朝初年有两个“韩信”,一个是淮阴侯韩信,一个是韩王韩信。淮阴侯韩信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那个,他是什么后代的。据《史记》记载,“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然后派人“夷信三族”。另外的韩王韩信是战国韩国的贵族,他后来反叛汉朝,投降匈奴,之后被杀。不过韩王韩信是有后裔的,后来还归降西汉,被封为侯爵。
31、吕马童最初以郎中骑将的身份加入刘邦阵营,估计是秦朝降将,参与了韩信灭亡龙且之战和垓下之战,并且在垓下之战因为分得了一块项羽的尸体,而受封中水侯,他在西汉功臣表中排第101位。
32、肯定的是他的少有大志,能忍人所不能忍,比如“胯下之辱”,这要换作一般人,可能“士可杀不可辱”与那几个淮阴屠户拼个你死我活,但是韩信选择隐忍,一方面在秦法之下私自械斗是重罪,打赢了也脱不了干系,万一失手杀了人,肯定是死罪,另一方面,要留有用之躯不在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事上纠缠,实现自己的志向才是最重要的,
33、削楚王改封淮阴侯,已经是对韩信的爱护了,可能韩信根本没领会刘邦的心意,仍然与樊哙、灌婴这些旧部喝酒来往,后来还牵扯进陈豨的谋反,刘邦不可能再给机会了,
34、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同褥)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35、韩信虽然曾经给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他不但没有善终,反而是在谋反的罪名下被杀的。不论在哪个封建时期,谋反的罪名都是不赦的第一等大罪。
36、但同时通过这件事也说明了韩信的性格“胸怀大志,短于人情事故”,这个人有雄心壮志,却不善于做人处事,
37、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总体而言对韩信是先肯定后惋惜的。
38、拙于交际、盲目自信却不善保身。
39、曹参同样以韩信的部将身份参与攻齐之战,在历下打败了齐军,夺取了临菑,平定了济北郡,接着攻打了齐国的著县、漯阴、平原、鬲县、卢县等地,并且跟随韩信一起攻打龙且,在潍水边斩杀了龙且,俘虏了龙且的部将周兰,同时曹参继续率军平定了齐国剩下的地方。
40、第一点,志愿高大。其一,韩信还是平民的时候,他的母亲死了,他却各处去寻求又高又宽敞的坟地。也就是说,穷困时的他就想到了日后一定会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而光宗耀祖后的表现之一,肯定会大修祖坟的;其二,韩信的胯下之辱。什么是大英雄,大英雄是先弯一下膝盖,而后向上蹦得更高,这是大英雄!这时的韩信就是如此,他的退让是为了今后更大的成功!
41、韩信(前226年-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军事家,文学家。
42、第三点,才高。其一,成功的就职演说。在就职后,韩信就为刘邦仔细分析了他与项羽之间的优与劣。这一就职演说,深深地打动了刘邦,自此,刘邦对韩信的才能深信不疑。这其二,首战告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收复汉中,使得刘邦具备了战略后方,为羸下楚汉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比如灭齐后,韩信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与其说是要求不如说是“威逼”,刘邦作为老板心里肯定不舒服:你是齐王我是汉王,咱们是哥俩吗?你从一个无名小卒到今天全是我提拨你,给你机会,有点成绩你就叫板,但此时韩信关系到楚汉之争的胜败,刘邦只能顺着他的心意,但君臣之间的裂痕已经存在了。
44、韩信早年只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待业青年,是依靠刘邦的赏识重用和资本才成为一代军神的。正因如此,韩信与萧何、张良一样都属于刘邦亲自提拔起来的重臣,本应该成为刘邦能依靠而非必须消灭的对象。
45、韩信性格特点:能屈能伸却矜才自傲;
46、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47、韩信手下有许多名将,但是那些名将也是人家,汉高祖刘邦的人,韩信手下的谋士有一个叫李左车的,他是李牧的孙子,也算是一个军事上很厉害的人,除了礼仪左车之外,韩信手下还有一个出名的谋士,他便是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