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义:1.指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让人看不清事物的本质。2.比喻令人烦恼之事。3.有云雾状底纹的织物。4.指有云雾状底纹的纸张。
2、山上的风景既优美,又有云雾缭绕,好似仙境一般。
3、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昏惨惨云雾埋,疎剌剌的风雨节。”
4、雨雾[yǔwù]
5、教室里顷刻烟雾弥漫。
6、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7、扩展资料
8、雾气:江面上~蒙蒙。
9、雾:雾是对人类交通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之一。雾天能见度恶化,易引发交通事故,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中,因浓雾等恶劣天气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不仅阻碍交通,更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10、像雾一样的细雨:~茫茫。~笼罩了江面。
11、雾拼音:wù注音:ㄨˋ,部首:雨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3画,五笔86:FTLB
12、雾霭[wùǎi]
13、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拨开~见青天。
14、云雾连绵不绝,犹如长龙之身;云雾缭绕不止,犹如身处幻境。
15、云: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
16、蜿蜒曲折的山脉中,云雾缭绕,犹如仙境。
17、像雾的东西:喷~器。
18、云: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19、应该是,云雾缥缈形容云雾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20、区别是:
21、云雾,读音yúnwù,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让人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巴金《旅途杂记·筑渝道上》:“车到山顶,四周全是云雾……下了山,抬头一望,山头云雾弥漫。”
22、本义是:指云和雾缭绕着山或群山,缭绕则把山的一部分遮住,不必涉及是否一圈圈向上飘起。
23、区位:4677,统一码:96FE,笔顺:一丶フ丨丶丶丶丶ノフ丶フノ
24、汉字演变:
25、比如:黄山云雾飘渺,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中外。
26、雾气[wùqì]
27、缥缈,亦作“飘渺”。汉语词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一般指格外难得、遥不可及的东西,并非指虚无,不存在于现实的东西。也可形容富有美感。
28、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飘浮在地面上。
29、雾:湖面上~弥漫。
30、泰山的顶峰在云雾缭绕中时隐时现。
31、云雾没有反义词。
32、叶子上方升腾起烟雾。
33、一、物质形态不同
34、大气层内的空气是一直在流动的!天上的云、地面上的雾漂浮在空气中,就会随着大气层不断地飘动!还有就是云比较轻,风一吹就飘走了!
35、意思是:比喻事物有遮蔽物让人看不清本质。
36、烟雾泛指烟、雾、云、气等:烟雾弥漫笼罩大地。唐杜甫《李监宅》诗之一:“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相关例句
37、烟雾[yānwù]
38、云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既不是气态,也不是液态。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雾是液态的,是由悬浮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39、比喻:多比喻事物上有遮蔽或障碍的东西,让人看不清本质,或真假莫辨。
40、云:云吸收从地面散发的热量,并将其反射回地面,这有助于使地球保温。但是云同时也将太阳光直接反射回太空,这样便有降温作用。哪种作用占上风取决于云的形状和位置。
41、三、影响不同。
42、二、形成条件不同。
43、雾: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44、形成原因:
45、意思是这点小云雾小轻雾是影响不到我的七窍清明。窍通常指的是人头面部对外有开口的两目、两耳、两鼻孔、口,共七窍。云雾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让人看不清事物的本质。霭,汉语二级字,云气的意思。
46、雾:雾是由悬浮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是液态的。
47、唐王勃《别人》诗之二:“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48、云雾[yúnwù]
49、相关组词:
50、泛指烟、雾、云、气等:~弥漫。~腾腾。
51、五笔98:FTER,仓颉:MBHES,郑码:FVRY,四角:10427,结构:上下,电码:7212
52、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5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凝结而成的小水滴聚在一起,形成了云和雾,在高处叫云,低处接近地面的叫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