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文案圈圈-每一句都是经典文案

比拟优选37句

59

1、明刘元卿《贤奕编·执泥绘像》: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

2、比照前例拟定。

3、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即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即拟物)和把这个事物当作另一事物来写(即拟物)等几种形式。

4、《南史•王玄谟传》:孝武狎侮群臣,各有称目,多须者谓之羊,短、长、肥、瘦皆有比拟。

5、比匹;比并。《汉书•高帝纪下》: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着,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6、两者区别:拟人是比拟下的一种修辞手法,比拟包含拟人。可以说拟人是比拟的一种表现形式。

7、清江昱《琵琶仙·康山》词:还暗想,琵琶碎了,信《郁轮》比拟非匹。

8、比配;与之相类。

9、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10、郑观应《盛世危言•训俗》:彼佛浮淤之论,天方天主荒唐牵强之辞,何足与我中土之圣道王言互相比拟!

11、这个词的解释:比拟bǐnǐ

12、比方,譬喻。

13、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绿》: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14、仿效;摹拟。

15、颜师古注:言大王与臣等并称王,是为比类相拟,无尊卑之差别也。

16、本待,打算。

17、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

18、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签·李攀龙》:晚年高坐白雪楼,取古乐府一一比拟,遂欲凌驾古人,卒贻后来口实。

19、冰心《往事(二)》: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

20、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把物拟作人,叫拟人;把人拟作物,叫拟物。亦泛称比喻手法。

21、比拟,别称比体,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22、《敦煌曲子词·鹊踏枝》: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23、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今得玺于咸阳……其虫书鸟迹之法,于今传古书莫可比拟。

24、举例: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

25、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

26、《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七》:诏:‘诸州得替防御、团练使、刺史并宜于班行比拟,如未有员阙,可随常参官逐日立班。’

27、比拟又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

28、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就是比拟。写作时善用比拟,能启发读者想象,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比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比拟是根据本体事物和拟作事物之间的可拟性,借助联想和想象而形成的辞格,因此联想是通向比拟的桥梁,想象是比拟的翅膀.比拟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作者用自己自然流露的强烈感情去感染读者的一种辞格.

29、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

30、毛泽东《论持久战》:中国近代无数解放运动的失败都有其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都不能比拟今天的情况。

31、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32、我来回答:

33、比拟(2)bǐnǐ

34、《礼记•乐记》比类以成其行唐孔颖达疏:比谓比拟善类。

35、考试的时候,当然是要填最准确的答案,问题可以判断出是拟人,就不能填做比拟。就比如答案是句号,你填了符号。

36、比较,对照。

37、好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