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次,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开车去希尔顿饭店。到了饭店前,发现停了很多车,车位很紧张,而旁边的贵宾车位却空着不少。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那儿。“噢,这要花12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
2、盖茨说。“我来付。”
3、苏东坡的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也贯穿于他的政治生涯中。即使后来他身居高位,他也始终强调节俭的重要性,反对奢华浪费。在他当政期间,他提倡节俭治国,实行一系列节约财政的措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财富。
4、盖茨最讨厌物不等值,对应花的钱,他从不小气,看看他这些年为慈善机构捐款的数字就知道了。
5、在盖茨的坚持下,他们最终还是找了个普通车位。
6、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7、他说:“俭能立名成业,侈必随落自败。
8、勤俭节约的成语:俭以养德
9、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强努力读书。
10、出自诸葛亮《诫子书》
11、“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朴素为美”。
12、朋友坚持道“这可不是个好主意,他们超值收费。”
13、杨时故事。宋代著名的勤俭节约人物杨时常常向同胞宣传“谷贱伤农”的思想。他认为,农业是国家之根本,伤农则自毁长城。因此,他本人一生都非常勤俭,不穿华丽的衣服,不吃豪华的食物,甚至不喝牛奶,吃的是粗面饼和豆腐。
14、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生存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期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透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理解你的推荐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15、皇帝知道卢怀慎卧病在家,便派宋璟、卢从愿来看望他。宋、卢二人来到卢家,只见房屋矮小,家具简陋。此时的卢怀慎,正躺在一张破旧的竹席上,身上盖着一床打了好多补丁的薄被。
16、李时中节俭故事。北齐末年,李时中家道中落,靠种菜和织布为生。为了省钱,他经常吃粥,但儿子却嫌弃粥太单调。于是李时中将每天剩余的菜切成细丝,混在粥里,给儿子带来了美味的体验。后来,李时中因为品行高尚、正直廉洁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
17、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皇帝就应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但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在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18、”这篇文章是写给儿子司马康看的。
19、季文子的故事
20、经常关灯节约电费,利用废旧物品创造新的价值。不浪费食物,尽可能利用剩余食材。认真思考购物需求,避免无谓消费。勤俭节约已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既能节省家庭开支,又有助于环保保护,更体现出生活的品质和态度。
21、唐朝卢怀慎,官至宰相。他一生清廉忠贞,勤劳俭朴。
2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告诫儿子节俭能培养良好的品德。
23、这说明了古人注重节约的观念。
24、在他当政期间,他常常对官员们说:“当官的人,如果不能勤俭节约,贪奢侈享受,那么必然会败坏国家大事。”他还通过歌谣的形式传达勤俭节约的思想,例如在“四菜一汤”的歌谣中,他要求官员们只吃简单的饭菜,不铺张浪费。同时,他自己也以身作则,不搞奢华的宴会和仪式,只注重简单的礼仪和节俭的生活。
25、克勤克俭。意为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出自《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成语故事:尧帝时期,黄河经常发洪水,尧帝派鲧治水九年没有成效。舜帝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告别新婚四天的妻子踏上治水的征途,治水13年,曾3次路过家门而不回,终于取得了成就。舜认为禹克勤克俭地为人民服务,于是就让位给他。
26、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以下列举两个:
27、苏秦刺骨
28、由于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以事实说话,很有说服力。
29、这种勤俭节约的行为,在古代很普遍。
30、比如,孔子的学生曾问他为什么要剩下一点食物,孔子回答说“其可以养父母也”。
31、孙敬悬梁
32、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每次购买物品都会搜索最优惠的价格,节省使用电、水等公共资源。
33、开源节流。比喻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出自《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在《富国篇》中阐述富国的策略,若要国家富强,就要爱护百姓,在收支上开源节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去发展生产,国家才能富强。如果不顾生产,只顾浪费物资,百姓就会十分贫困。所以“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34、郑成功故事。郑成功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抗清将领。据史料记载,郑成功非常注重节约,时常劝诫手下士兵要爱惜粮食、勤俭节约,这样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下获得胜利。
35、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在他成为皇帝后,他仍然保持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而且他还大力提倡节俭,要求官员们也保持廉洁奉公。
36、勤俭节约的成语故事:
37、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生活艰苦朴素,常常穿着破旧的衣服,住在简陋的茅屋中。他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一丝一毫。即使在酒宴上,他也只喝一碗酒,吃一碗饭。他的节俭和勤劳使他能够专心致志地创作诗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成功的重要品质,只有通过节约和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8、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39、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
40、以上是两个关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地位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节俭、朴素的生活态度,注重精神追求而非物质享受。
41、苏东坡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尽管他曾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勤俭节约的习惯。当他被贬官到黄州时,生活陷入困境,他甚至需要自己开垦荒地来维持生计。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过着朴素的生活,而且还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再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每天只挑一小包钱来用,剩余的钱则用竹筒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42、有很多。
43、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
44、不仅是古人,现代社会也注重勤俭节约,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45、又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每次出征都只带最少的物资,尽量减少负担,避免军队被粮食阻滞。
46、勤俭节约也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体现。
47、田禾 宋朝司马光不仅对史学有卓越的贡献,而且以远见卓识,精心教育下一代,在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里,深刻地分析了何以要节俭的道理。
48、朱元璋的故事
49、苏东坡的故事
50、看似信笔写来,却条理清晰,寓意深刻。
51、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