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用歇后语
1、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蚕豆开花——黑心
3、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4、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5、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6、棋盘上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7、背鼓上门——讨打()
8、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9、老虎拉车——谁敢
10、打开天窗——说亮话
11、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12、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13、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4、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5、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16、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7、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8、兔子尾巴——长不了
19、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0、草把做灯——粗心(芯)
21、新官上任——三把火
22、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23、饺子破皮——露了馅
24、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25、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6、八仙聚会——神聊
27、竹笋出土——节节高
28、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29、对牛弹琴——白费劲
30、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小学生常用歇后语
31、尾巴上绑芦苇——假充大公鸡
32、芝麻开花——节节高
33、拓展资料
34、南天门的灯笼——照得高
35、竹篮打水——一场空
36、夜里的风雨——下落不明
37、板上订钉——跑不了
38、打破砂锅——问到底
39、瞎子点灯——白费蜡
40、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41、茶铺里的水——滚开
42、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43、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44、虎落平阳——被犬欺
45、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猫哭耗子——假慈悲
48、老虎屁股——摸不得
49、大海捞针——没处寻
50、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51、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5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53、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54、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55、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56、烧香赶出和尚——喧宾夺主
57、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58、泥菩萨的眼睛——有珠无光
59、船到桥头——自会直
60、偷鸡不成——蚀把米
小学生常用歇后语
61、篓里担挂面——粗中有细糊饭里勾粉——糊涂十亩地里一颗谷——缺物鞋旯旮跑马——没有大发展琉璃丸——ji不住五加一——六楚楚半夜切谷——有岁数金箍子粪桶——外光内臭卖豆腐置下河边地——浆来水去狗咬锻磨的——寻着吃钻盖顶圪筒里寻娃——不在这头在那头割谷收小豆——一铺是一铺蚂蚁圪脑放阴火——不出血鞋圪篓里摸脚——一拿两准圪啦鸡上南坡——各顾各顶着碓臼扮故事——费力不中看牛构里睡觉——两头不着地蛤蟆拴在鳖腿上——没跑唱小旦不搽粉——尽给戏班闯乱老鼠拄杆杖——强支撑八盘鏊摊煎饼——哪一盘也摊不成三窑镢把姜木的——犟着啦炼上红薯——甘甜后则腰人做碗——卖不出自存天门头搭戏台——唱高调桑林的扁担——宁断不弯小城人卖蒜——随便王村胡萝卜——性大北留老社——满霍者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